2021.4.17 (2:00pm-5:00pm)
|
《候鳥 — 我城的一位作家》香港文學作家西西紀錄片 放映會及映後分享會
|
嘉賓:
|
何福仁先生(導演)及彭昊天先生(剪接)
|
主持:
|
黃念欣教授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信和樓3樓李冠春堂 LT1
|
映後分享會錄像
|
2019.3.19
|
數碼學術研討會 2019 ─ 文字(再)勘探:由傳統到數位
|
(第二部分為香港文學主題)
|
講者:
|
(1) 黃念欣教授
(2) 邵潔怡女士、蘇子柔女士
(3) 黃海茵博士
|
主持:
|
樊善標教授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數碼學術研究室
|
主辦:
|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
數碼學術研討會2019 網頁
|
2019.1.22 (4:00pm-5:30pm)
|
「屋與巢:漫談西西的舊作與新作」講座
|
講者:
|
何福仁先生、盧定彰博士
|
主持:
|
陳燕遐博士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進學園
|
講座錄像
|
2018.10.11
(4:30pm-6:00pm)
|
香港的律詩創作比賽
|
講者:
|
何文匯教授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地下 研討室(1)
|
合辦:
|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
講座錄像
|
2018.9.18
(2:30pm-4:00pm)
|
談二十年代香港詩壇
|
講者:
|
程中山博士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地下 研討室(1)
|
合辦:
|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
講座錄像
|
2018.9.7
(5:00pm-7:00pm)
|
露港秋唱─古典詩詞曲朗誦雅會2018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進學園
|
合辦:
|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
講座錄像
|
2018.9.7-10.7
|
南陽舊物:鄧偉賢先生藏書畫信札展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地下
|
合辦:
|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
2018.9.7-10.28
|
風雅傳承:香港開埠以來古典詩文文獻展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展覽廳
|
合辦:
|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
網上展覽
|
2018.9.6-8
|
風雅傳承:第二屆民初以來舊體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
主辦:
|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
2018.5.19
|
水曲悠悠無盡時——《曲水回眸》以後的香港風景
|
嘉賓:
|
小思老師、楊鍾基教授、黃潘明珠女士
|
講者:
|
黃念欣教授、樊善標教授、劉偉成先生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鄭裕彤樓1號演講廳
|
2018.4.13
|
情書像曲水一樣長——小思給香港的情書是如何寫成的
|
嘉賓:
|
小思老師、楊鍾基教授、黃潘明珠女士
|
講者:
|
黃念欣教授、樊善標教授、劉偉成先生
|
地點:
|
沙田培英中學大禮堂
|
2017.4.7
|
《帝女花》—— 唐滌生的「甲申書寫」
|
講者:
|
朱少璋博士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進學園
|
講座錄像
|
2016.10.21
(2:30pm-4:30pm)
|
「曲水回眸:小思眼中的香港」展覽 相關講座二
|
講者及講題:
|
(1) 郭詩詠博士:有情的世界──從《豐子愷漫畫選繹》談起
|
(2) 張詠梅博士:尋舊地 思故人——談談文學散步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進學園
|
講座錄像
|
2016.10.7
(2:30pm-4:30pm)
|
「曲水回眸:小思眼中的香港」展覽 相關講座一
|
講者及講題:
|
(1) 樊善標教授:都付笑談中?——小思的香港文學史探索
|
(2) 黃念欣教授:文學檔案的「有情」與「無情」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進學園
|
講座錄像
|
2016.9.5-10.31
|
「曲水回眸:小思眼中的香港」展覽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展覽廳
|
主辦單位:
|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
網上展覽
|
2016.1.26
|
一趟紙上電車之旅:從文學到光影
|
講者:
|
潘國靈先生
|
地點:
|
中文大學圖書館進學園
|
講座錄像
|
2015.9.19
(2:30pm-4:30pm)
|
從五六十年代走過來:《70年代》與香港
|
講者:
|
莫昭如先生、關淮遠先生、龍景昌先生
|
主持:
|
廖偉棠先生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進學園
|
講座錄像
|
2015.6.20
(2:00pm-4:00pm)
|
五十年代的報紙專欄文學
|
講者:
|
樊善標教授
|
主持:
|
盧偉力博士
|
地點:
|
商務印書館尖沙咀圖書中心
|
講座錄像
|
2015.6.6
(2:30pm-4:30pm)
|
在文字中保育:吳昊留給我們的五六十年代香港
|
講者:
|
吳俊雄(梁款)教授
|
主持:
|
蒲鋒先生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展覽廳
|
講座錄像
|
2015.1.17
(2:30pm-4:30pm)
|
雙城記:民國以來滬港兒童雜誌的迭變
|
講者:
|
霍玉英教授、高佩聰女士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研討室一
|
2014.10.4
|
香港文學深度體驗計劃:文學景點考察學校經驗分享
|
分享者:
|
陳志堅老師、陳慧儀老師、戴梁瑞芳老師
|
公開討論環節主持:
|
樊善標教授、余敏生先生
|
地點:
|
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
|
合辦:
|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與大學圖書館、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
|
2014.8-10
|
從民國到香港的兒童文學:以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館藏為例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展覽廳
|
2014.7.12
|
「輕鬆散步學中文」寫作成果分享會
|
主辦單位:
|
香港文學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系統
|
資助單位:
|
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語常會)
|
講者:
|
廖偉棠先生、劉偉成先生、梁璇筠女士
|
2014.7.3-5
|
香港文學深度體驗計劃:盛開的文字記憶夏令營
|
主辦單位:
|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大學圖書館系統、香港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
|
贊助機構:
|
孔慶熒及梁巧玲慈善基金
|
2013.11.16
|
佳色掇英講座系列四:青年刊物──從《中國學生周報》、《大拇指》到《字花》
|
主辦單位:
|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系統、香港文學研究中心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研討室一
|
講者:
|
羅卡先生、許迪鏘先生、鄧小樺女士
|
2013.11.2
|
佳色掇英講座系列三:南陬風雅──香港古典詩文作者及其文集介紹
|
主辦單位:
|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系統、香港文學研究中心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研討室一
|
講者:
|
鄒穎文女士
|
2013.10.19
|
佳色掇英講座系列二:通俗文學
|
主辦單位:
|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系統、香港文學研究中心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研討室一
|
講者:
|
黃仲鳴博士
|
2013.10.12
|
佳色掇英講座系列一:談香港的舊版新文學書刊
|
主辦單位:
|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系統、香港文學研究中心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研討室一
|
講者:
|
許定銘先生
|
2013.10-11
|
佳色掇英: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香港文學建藏十周年展
|
主辦單位:
|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系統、香港文學研究中心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展覽廳
|
2013.9-2015.8
|
輕鬆散步學中文計劃
|
主辦單位:
|
香港文學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系統
|
資助單位:
|
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語常會)
|
2013.7.12-14
|
香港文學深度體驗計劃:流動的文字風景夏令營
|
主辦單位:
|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大學圖書館系統、香港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
|
資助單位:
|
孔慶熒及梁巧玲慈善基金
|
2013.6.21
|
香港文學深度體驗計劃:文學景點考察學校經驗分享會
|
主辦單位:
|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大學圖書館系統、香港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
|
贊助機構:
|
孔慶熒及梁巧玲慈善基金
|
講者:
|
朱韻琴老師、陳文珊老師、黃燕華老師、李嘉賢老師、王妙菁老師和蔡嘉敏老師
|
主持:
|
樊善標教授、余敏生先生
|
2011.11-12
|
走進香港文學風景(二):分區文學景點導賞設計工作坊
|
其他合辦機構:
|
香港教育局
|
主持及講者:
|
熊志琴博士、王家敏女士、王妙菁老師、馬輝洪先生、鄭政恆先生、戴梁瑞芳老師、張詠梅博士、唐睿先生、王敏嫻老師
|
2011.06
|
走進香港文學風景(一):與小思老師對談及中大校園文學景點賞覽
|
其他合辦機構:
|
香港教育局
|
講者:
|
盧瑋鑾教授、謝天燊先生、陳婉蕾小姐、陳均詣先生
|
2010.6.23
|
指掌步履之間——香港文學資料蒐集及作品賞覽
|
主辦單位:
|
教育局、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系統
|
時間:
|
下午2時30分至5時30分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人文館 NAH 115室
|
2009.10.25
|
「中國研究」午間講座:左右逢「源」——淺談五十年代香港文化處境
|
主辦單位:
|
香港中文大學主要研究領域「中國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系統
|
時間:
|
中午12時30分至下午2時正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西部綜合教學大樓一號演講廳
|
2009.1.13-2.28
|
「文學版圖總覽——中國現代文學珍藏選粹」展覽
|
時間:
|
星期一至六上午9時至下午6時
|
星期日下午1時至下午6時
|
公眾假期休息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展覽廳
|
2009.1.13
(2:00pm)
|
中國現代文學專題講座:文學版圖的勘探與塑形
|
主辦單位:
|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系統
|
主持:
|
李歐梵教授
|
講題一:
|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失縱者——趙燕聲
|
講者:
|
陳子善教授
|
講題二:
|
現代文學研究領域的開拓與挑戰
|
講者:
|
陳思和教授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利黃瑤璧樓一號演講廳
|
2008.12.15-2009.1.7
|
香港相思——余光中的文學生命展覽
|
時間:
|
星期一至六 上午9時至下午7時
|
星期日 下午 1 時至下午7時
|
公眾假期休息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展覽廳
|
2008.12.15
(5:30pm-6:30pm)
|
余光中教授文學講座暨詩文欣賞會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逸夫書院大講堂
|
講座重溫
|
2008.4.10-5.9
|
中國與新加坡現代作家簽名本展覽
|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圖書館、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
|
地點:
|
南洋理工大學中文圖書館
|
2007.1.22, 27; 2.2, 13
|
「中國現代文學珍本展——以民國時期上海、香港出版為例」中學生導賞團
|
時間:
|
|
2007.1.27 上午10時30分至11時
|
2007.2.2 下午3時30分至4時
|
2007.2.13 下午2時30分至3時
|
下午3時至3時30分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展覽廳
|
2007.1.3-2.28
|
中國現代文學珍本展——以民國時期上海、香港出版物為例
|
時間:
|
星期一至六上午10時正至下午7時正
|
星期日 下午 1 時正至下午7時正
|
公眾假期休息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展覽廳
|
2006.11.20
(3:30pm-4:30pm)
|
香港兒童文學講座系列:童年記憶:我的第一本圖畫書
|
主講嘉賓:
|
霍玉英博士
|
2006.11.20
(2:30pm-3:30pm)
|
香港兒童文學講座系列:不一樣的故事
|
主講嘉賓:
|
阿濃先生
|
2006.11.11
(11:30am-12:30pm)
|
香港兒童文學講座系列:童年玩伴與少年浪遊:何紫成長的足印
|
主講嘉賓:
|
霍玉英博士
|
地點:
|
邵逸夫夫人樓一號演講室(LSB LT1)
|
講座重溫
|
2006.11.11
(9:30am-10:30am)
|
香港兒童文學講座系列:兒童文學照亮自己,照亮他人
|
主講嘉賓:
|
潘金英女士、潘明珠女士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展覽廳三號演講室
|
講座重溫
|
2006.11.4-15
|
薪火相傳:香港兒童文學發展六十五年回顧展
|
時間:
|
星期一至五上午10時至下午9時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展覽廳
|
主辦:
|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系統及香港教育學院圖書館
|
協辦: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香港公共圖書館
|
2006.3.3
(5:00pm)
|
香港報章文藝副刊專題講座
|
講題:
|
我編香港報章文藝副刊的經驗
|
講者:
|
劉以鬯先生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一號研討室
|
講座重溫
|
2005.7.16
(2:00pm-3:30pm)
|
中國現代文學講座系列
|
講題:
|
淘書行腳
|
講者:
|
李玉標先生、林冠中先生、鄭廣文先生
|
主持:
|
盧瑋鑾教授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科學館樓L1演講室
|
講座重溫
|
2005.7.8
(2:00pm-3:30pm)
|
中國現代文學講座系列
|
講題:
|
中國現代文學中的作家與書
|
講者:
|
李歐梵教授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科學館樓L1演講室
|
講座重溫
|
2005.7.2
(10:00pm-11:30pm)
|
中國現代文學講座系列
|
講題:
|
中國現代作家的手稿和版本
|
講者:
|
舒乙先生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科學館樓L1演講室
|
講座重溫
|
2005.7.2
(2:00pm-3:30pm)
|
中國現代文學講座系列
|
講題:
|
我在四十年代上海的文學工作
|
講者:
|
劉以鬯先生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科學館樓L1演講室
|
講座重溫
|
2005.6.18
(10:00pm-11:30pm)
|
中國現代文學講座系列
|
講題:
|
尚待發掘的寶庫——中國現代作家手稿和簽名本之我見
|
講者:
|
陳子善教授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一號研討室
|
講座重溫
|
2005.6.18
(2:00pm-3:30pm)
|
中國現代文學講座系列
|
講題:
|
我和舊書的故事
|
講者:
|
許定銘先生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一號研討室
|
講座重溫
|
2005.6.18; 7.2, 8, 16
|
「中國現代作家簽名本展覽」中學生導賞團
|
時間:
|
2005.6.18, 7.2
|
(一)上午11時30分至12時;
|
(二)下午 3 時30分至 4 時
|
2005.7.8, 16
|
下午3時30分至4時正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展覽廳
|
2005.6.18-7.16
|
中國現代作家簽名本展覽
|
時間:
|
2005.6.18-30
|
星期一至六上午10時至下午7時
|
星期日下午 1 時至7時
|
2005.7.1-16
|
星期一至五上午10時至下午7時
|
星期六上午10時至下午5時
|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展覽廳
|
2004.8.13-25
|
「接觸香港文學」中學生活動 讀辛其氏、讀香港——閱讀、訪問與刊物製作工作坊
|
嘉賓導師:
|
盧瑋鑾教授、辛其氏女士、許迪鏘先生、熊志琴博士、郭詩詠女士
|
2004.8.6
(11:00am-12:30pm)
|
「接觸香港文學」中學生講座
|
講題:
|
一份雜誌的誕生——前生與今生、產前與產後
|
講者:
|
許迪鏘先生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馮景禧樓太古堂1
|
2004.7.30
(11:00am-12:30pm)
|
「接觸香港文學」中學生講座
|
講題:
|
一國兩制——為甚麼讀香港文學
|
講者:
|
王宏志教授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馮景禧樓太古堂1
|
2004.7.23
(11:00am-12:30pm)
|
「接觸香港文學」中學生講座
|
講題:
|
我的生活與寫作
|
講者:
|
阿濃(朱溥生)先生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馮景禧樓太古堂1
|
2004.7.16
(11:00am-12:30pm)
|
「接觸香港文學」中學生講座
|
講題:
|
拾荒者還是尋寶者?——香港文學資料搜尋者的心?
|
講者:
|
小思(盧瑋鑾教授)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利黃瑤璧樓LT1
|
2003.11.8
(4:00pm-6:00pm)
|
《中國學生周報》:讀者、作者、 編者分享會
|
主持:
|
關永圻先生
|
講者:
|
林悅恒先生、黃潘明珠女士
|
地點:
|
商務印書館星光圖書中心展覽廳
|
2002.12.21
(11:00am-12:00nn)
|
中學生系列講座
|
講題一:
|
對照記──閱讀《香港老照片》
|
講者:
|
何杏楓教授
|
講題二:
|
何紫筆下的灣仔
|
講者:
|
馬輝洪先生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李惠珍樓李冠春堂
|
2002.12.20
(4:30pm-5:30pm)
|
中學生系列講座
|
講題一:
|
文字與影像的對照──談趙滋蕃《半下流社會》
|
講者:
|
張詠梅博士
|
講題二:
|
香港文學與青年創作
|
講者:
|
黃念欣女士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李惠珍樓李冠春堂
|
2002.12.19
(4:30pm-5:30pm)
|
中學生系列講座
|
講題一:
|
戲劇的生活,生活的戲劇
|
講者:
|
張秉權博士
|
講題二:
|
八十年代,我在香港
|
講者:
|
熊志琴博士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李惠珍樓李冠春堂
|
2002.12.18
(4:30pm-5:30pm)
|
中學生系列講座
|
講題一:
|
明天的香港文學?——學生的文學寫作
|
講者:
|
樊善標教授
|
講題二:
|
書寫香港的記憶
|
講者:
|
郭詩詠女士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李惠珍樓李冠春堂
|
2002.12.18-20
(2:30pm-3:30pm)
|
香港文學特藏精品展(2002.12.18-20)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香港文學特藏室
|
2002.12.11
(2:30pm)
|
香港文學專題講座
|
講題:
|
香港文學史的編寫問題
|
講者:
|
王宏志教授、盧瑋鑾教授(小思女士)、梁秉鈞教授(也斯先生)、黃子平教授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地下研討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