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珠以筆名「小雪」,發表〈我所知道的升降機〉,1995年刊登於《素葉文學》第56.57期。其手稿約寫於1994年,共5頁,由雜誌執行編輯許迪鏘捐贈,並附有韓麗珠約於2015年所寫的〈後記〉。1998年普普工作坊出版韓麗珠小說集《輸水管森林》,收入此篇,並改名為〈電梯〉。
小說以升降機為異化空間,雖然升降機會「吃人」,但人們總是爭先擠進去。「我」以前住在荒置升降機,曾憧憬住進豪華升降機;卻也因升降機而遭遇父親發狂砍人、兒子丟失,連自己也曾被電梯內的人攆走、失足受傷;最後他把希望寄托在尚未出生的孩子,希望孩子早日知道「幾乎要踩到別人的腳上去,才能找到立足之處」。
梁悟心〈韓麗珠《輸水管森林》中「房子」的空間書寫〉認為,〈電梯〉巧妙地利用升降機「升降、狹小和封閉等空間結構特點」,藉以隱喻社會競爭、階層流動和生活空間擠迫等情況;也代寫了1953年石硤尾木屋區火災後,災民遷入徙置區的經歷。
謝曉虹〈城市空間癖及意義的旅程——讀韓麗珠的小說〉則指出,韓麗珠把升降機描述為「猙獰可怕的空間」,隱喻了城市空間的「擠迫與暴力」。主角想在電梯槽裡尋找希望,便難免面對「尋找的幻滅感」。
許迪鏘在該期〈編餘〉中,表示作者雖為中五學生,但「技巧圓熟,前後呼應完整」,盛稱閱讀此作是「一次意外的驚喜」。有趣的是,韓麗珠相隔二十年才寫下〈後記〉,廿載前後字跡截然不同,更云「已無法辨認當年的筆跡,竟出自自己的手」。
館藏詳情:
韓麗珠〈我所知道的升降機〉手稿(藏於「許迪鏘書信文件」)
查閱手稿需知:
檔案資料只可以在特藏閱覽室使用。如有查詢,請致電特藏組 3943-8740 或電郵至 spc@lib.cuhk.edu.hk。
西西第一篇正式投稿的作品是1953年於《人人文學》發表的十四行新詩〈湖上〉,但其實她早於1952年已在母校協恩中學的校刊上,以本名「張彥」發表作品。〈游山記〉收入《協恩季刊》第10期,是西西中一就讀中文部時的作品,記敍自己與同學到太平山遊覽的過程、所見景色與心情。何杏楓在「純真博物館.憶西西」對談中,表示此項資料非常重要,「改寫了西西創作的發表的起點」。她提到校刊第十到十五期共刊登了六篇西西作品,亦展現了西西在學校作文中,「依然找到了表達自我的空間」。
西西升上中四時轉到英文部,但仍繼續以中文創作。組詩〈別了,如果是永遠的/那就永遠地,別了。〉(下稱〈別了〉)發表於《協恩年刊》,是她中五時的作品,以十首詩構成,風格與她早期在《詩朵》及《星島日報.學生園地》所展現的浪漫抒情詩風相呼應。據何福仁〈重讀西西的詩〉(《左手之思》前言),西西把此詩重寫成〈真實的故事〉,「寫的正是離別,她把經驗轉化、衍演」。詩作刊於《中國學生周報》,改用筆名「張愛倫」。讀者若把兩詩對照,可見刪改之處甚多。
2022年12月18日西西逝世,協恩中學於翌日發表英語悼文 ”In Fond Memory of Cheung Yin, Ellen 張彥”,文末節錄〈別了〉一詩作結,以紀念西西。館藏兩冊協恩校刊內的〈游山記〉及〈別了〉複印本現正於「西西文庫」中展出,歡迎讀者到館參觀。
《協恩季刊》(1952) | 《協恩年刊》(1957) |
館藏詳情:
《協恩季刊》(1952)
《協恩年刊》(1957)
侶倫(1911-1988),原名李林風,又名李霖,另有筆名林風、林下風等。生於香港,為土生土長的作家及資深新聞工作者。侶倫從事文學創作六十年,早於1920年代末即參與開拓香港新文藝的行列,1929年與謝晨光等組織「島上社」,創辦文藝雜誌《島上》。他曾任職《南華日報》,期間與副刊作者組成「文藝茶話會」,出版《新地》周刊,推動香港文藝活動;後來轉入香港南洋影片公司任編劇、《華僑日報.文藝周刊》編輯。侶倫在1950年代創作了大量小說和散文,以1952年出版的長篇小說《窮巷》為代表作。到了1960至1980年代,仍然筆耕不輟。
《向水屋筆語》是侶倫晚年在《大公報.大公園》撰寫的同名專欄結集,現存的專欄剪報由1977年10月至1983年10月,達260篇文章。1985年他應三聯書店之邀出版《向水屋筆語》單行本,由梅子擔任責任編輯。書中除侶倫〈前記〉外,僅收入61篇,下分五輯,依次為文壇憶語、懷舊篇、逝水迴流、前言後記及書漫話。內容從早期新文學書刊、團體及活動,到緬懷文壇舊識、書評書介,以至個人生活點滴,可謂「包羅萬有」;書前和書中配有數十幅圖照,亦頗具史料價值。文集首篇〈香港新文化滋長期瑣憶〉,介紹早期文學刊物和團體,資料重要而罕見,例如指出《伴侶》為「新文壇第一燕」,受匡出版部為「香港第一個新文化出版機構」,屢獲研究者援引。
梅子〈有關侶倫的二三話題〉提到,《向水屋筆語》屬於「回憶與隨想文叢」,受每冊「規模」所限,當時只得「忍痛割愛」。至2023年3月,三聯書店重新出版《向水屋筆語》「增訂注釋版」,由張詠梅詳加注釋,許迪鏘任特約審訂,補足專欄所有文字,分成上下兩冊。小思在〈新版序〉自言,此專欄是她「獲取早期香港現代文學的朦朧面貌」的啟蒙,對其香港文學研究「影響極大」。許定銘〈新版《向水屋筆語》雜寫〉亦指此書「對我研究香港文學實在太重要了」,以至「讀破」此書。盧因〈悼侶倫〉曾如此總結:「從時間上看,侶倫本人恰好是一部活生生的香港文學史。他的名字固然佔據重要席位,《向水屋筆語》更是研究早期香港文學活動不可缺乏的參考書。」(轉引自溫燦昌〈侶倫創作年表簡編〉)
館藏詳情:
《綠騎士之歌》由素葉出版社於1979年出版,為素葉文學叢書書目第八種;其封面由蔡浩泉設計,初版印數1000本。本書為綠騎士首部出版的單行本,收入她的詩作、散文及小說共十八篇。綠騎士於1973年負笈巴黎,1977年起定居法國,本書出版之時,她已在法國生活數載。是以書中如〈一年來—河邊〉、〈咖啡生涯〉、〈美術學院速寫〉等篇,均屬她在法國的生活雜記。
同時,書中不乏以香港為背景,以街邊和城市角落的小人物為主角的作品,例如〈街邊〉、〈榮叔買票記〉和〈陽光、陽光〉。綠騎士在1987年出版的《棉衣》〈序〉中提到,少年時困難的家境,「使我在對生命充滿好奇與喜悅的同時,感覺到世界上漫着厚重的灰塵」,深受這些小人物「不自覺的、對生命的執着與努力」感動。
其中,〈衣車〉是綠騎士回憶母親以衣車謀生,把六兄弟姊妹拉拔長大的作品。黃秀蓮在〈綠騎士〈衣車〉歲月 (中)〉,評價全文瀰漫著「剛健平和」之氣,儘管作者家道中落,作品中卻「處處洋溢著正面的想法」,沒有愁雲慘霧。〈衣車〉在1987年獲香港電台改編為《小說家族》第二集,由麥繼安導演,陳齊頌、陳美玲、李龍基主演。而杜杜在〈粗談綠騎士的〈麟不哭〉〉中,則評價綠騎士的「風格是一逕的淡雅而統一」,其短篇小說內蘊含蓄,富有張力,在平淡的故事中,憑著「細節處理和心理變化的微妙的描寫」而引人入勝。
館藏詳情:
劉以鬯小說〈陶瓷〉最初於1971年在《明報晚報》副刊上連載,1979年由香港文學研究所出版《陶瓷》,2005年收入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出版的《模型.郵票.陶瓷》,再於2023年由中華書局限量出售《陶瓷(復刻版)》。故事主人公丁士甫迷上陶瓷,由投資保值,後來上癮般四出搜購石灣陶瓷,過程賺賠不定;既提到收藏所帶來的種種樂趣,也刻劃了搜購時的各種衝突和心理活動。
《陶瓷》〈題記〉開宗明義指出小說「是一九六七年至一九七二年間的情形」,寫「人的欲望」。也斯認為,劉氏在經濟報上寫有關收藏陶瓷及其價格升降的故事,「也可算在限制下走了一條新路」。此書的責任編輯梅子在〈《陶瓷》,這鮮活有趣的話題〉中,點出「新路」是指劉以鬯兼具「娛樂自己」及「娛樂別人」的作品。梅子在《陶瓷》〈出版說明〉中,更盛稱「這樣的題材在現代中國小說領域中確屬僅見」,所用語言質實無華、結構明晰單一,「在在顯出了巨匠的心思和風範」。
劉以鬯有寫小說、砌模型、搜集郵票和收藏陶瓷四種嗜好。1965年,在他獲贈一具石灣陶瓷鐵拐李後,「使我對陶瓷(特別是「石灣公仔」)發生濃厚興趣。」(〈《模型.郵票.陶瓷》前言〉)他把興趣融入創作,在《開卷月刊》的訪問中表示,寫《陶瓷》是「將實際生活中得到的一些經驗寫在小說中」。他對陶瓷相當內行,所撰〈石灣美術陶的香港巿場〉刊於《信報財經月刊》第八期。本館藏有劉以鬯先生捐贈的陶瓷像,包括曹雪芹、杜甫、李時珍及魯迅像,《陶瓷》、曹像及魯像正於「劉以鬯文庫」中展出,觀迎讀者參觀。
劉以鬯《陶瓷》
館藏詳情:
《偵探世界》於1950年起由世界圖書編譯出版公司出版,督印人為朱旭華。雜誌以「啟發你的智慧,提高你的警覺,增強你的膽力,訓練你的機智」為目標(見第7期〈我們的話〉),內容包括「國際間諜內幕、世界偵探名著、科學探險實錄、犯罪獵奇秘聞」(據第3期封面)。雜誌初期的主編人為周建華、馬博良、龍驤,第8期由邵保華接替龍驤;第21期起由邵保華任主編,馬博良任編輯顧問。
吳昊在〈暗夜都市:「另類社會小說」〉中,解釋1950年代香港偵探小說興起的背景。其時香港經濟不景,有人選擇鋌而走險,導致罪案叢生;加上偵探小說此種題材由上海南下,相關小說和雜誌隨即大受歡迎。吳昊形容「個人與空間(黑暗都市)的生存鬥爭成為文藝創作的重要命題」,吸引作家執筆描繪正邪爭鬥。
在第11期〈編者語〉中,《偵探世界》編輯指出偵探小說「需要精密的佈局,妥確的伏筆,以及合乎邏輯的安排,人物的個性,對話,動作,無一不是有相關連之處」。《偵探世界》所刊小說有世界名作翻譯、連載小說,也有短篇小說。創作部分有為人所識的作者名字,包括編輯龍驤和馬博良,王樹(王植波)、喬又陵、易金也曾供稿。此外,雜誌刊登中國偵探小說作家孫了紅〈鬼手〉(俠盜魯平新案),劉以鬯亦曾撰短篇〈粉盒〉。黃仲鳴在〈劉以鬯的魔幻短篇〉中引述〈粉盒〉內容,認為故事寫得引人入勝。
《偵探世界》前期欄目頗為多樣,與讀者有較多互動。除小說外,另有「看圖破案」、「連環偵探圖案小說」、「有獎測驗」和「實事新聞」等。較特別者為第2至7期所設的「偵探信箱」,專欄由曾任職警界的李特主持,解答讀者有關盜竊、欺詐、假冒疑案、男女私情,以及偵探技術和常識等問題(第7期)。
本館所藏《偵探世界》由第2期至第30期(1950-1952),惜缺第1、4期。本館已將館藏各期上載至香港文學資料庫,讀者可於資料庫內檢索及瀏覽全文。
《偵探世界》第2期 | 《偵探世界》第11期 | 《偵探世界》第18期 |
館藏詳情:
「七好文集」專欄始於1974年4月,由《星島日報》副刊「星辰」版主編何錦玲推出,並請柴娃娃擔任「召集人」。柴娃娃在〈揭開七好真面目〉中,提及此番因由,並解釋「七好」意指「七個女子」,也代表了七種不同的性格。除蔣芸由何錦玲邀請外,其餘作者皆應柴娃娃之邀加入。她又在〈開場白〉中指出,專欄一星期的文章由「七個人分攤」,「希望一如茶樓供應星期美點般,每天不同,鹹甜酸辣,適應多些人的口味。」
「七好」最初的成員為小思、亦舒、杜良媞、尹懷文、柴娃娃、圓圓和陸離,後因圓圓和陸離退出,秦楚與蔣芸遂加入。1977年編者何錦玲選輯專欄文集為《七好文集》,由台北遠行出版社,蔡浩泉設計封面。文集作者前後共九人,每人收錄文章15篇。何錦玲在序言〈望彩虹道道〉內,提到她在計劃專欄時,「希望透過不同個性,不同文筆風格的女孩子,表現生活的多方面。」
閻純德〈「七好」與《七好文集》〉轉引了一則評論:「有柴娃娃的醒,有杜良媞的實,有圓圓的辣,有小思的淡,有陸離的秀,有尹懷文的醇,更有亦舒的直,蔣芸是韻,秦楚是暢」,巧妙點出各人風格。她稱讚此專欄「基本都是佳作」,「可謂是香港女性散文發展的一個分水嶺」。陳進權在「香港文藝剪貼簿」網頁,則指出「七好文集」可能開創了風氣,自此以後,「以七人合寫一個專欄的現象才出現於其他報章」。
館藏「柴娃娃書信文件」及「尹懷文書信文件」,其中均收藏了「七好」文友飯敍合照,可以作為作家交流、聯誼的物證,與文集並讀,相映成趣。
《七好文集》 (台北:遠景出版社,1977) |
《七好新文集》 (香港:天聲出版社,1983) 合共八位作家,陣容與初集不盡相同。 |
(前排左起)陸離、亦舒、何錦玲 (後排左起)陳婉芬、小思、柴娃娃 (柴娃娃女士捐贈) |
(前排左起)陸離、孫寶玲、陳韻文、圓圓、尹懷文 (後排左起)小思、何錦玲、李默(秦楚)、張浚華、柴娃娃、張樂樂 (尹懷文女士捐贈) |
館藏詳情:《七好文集》
桑簡流(1921-?),原名水建彤,原籍四川省潼川三台。外公傅增湘是中國近代著名藏書家,使桑簡流得以從小浸淫經典古籍;1940年代就讀上海聖約翰大學,主攻歷史和國際法,並認識了劉以鬯、楊彥岐、徐訏、宋淇等學長前輩,畢業後任職駐新疆外交專員。1950年代起,桑簡流「半途逗留香港」(見〈自傳〉),不時投稿至《人人文學》和《熱風》。及後定居英國,加入英國廣播公司(BBC)工作直至退休。著有詩劇《伊帕爾罕》、歷史小說《香妃》、遊記《西遊散墨》,並有譯作《惠特曼選集》、《南亞華陀》和《湖濱散記》等。
1955年3月26日,桑簡流以本名「水建彤」參加國際筆會香港中國筆會成立大會,成為創會會員。 1957年7月,他前赴英國倫敦參加國際筆會年會,會後逗留倫敦遊覽,遊記於1958年由香港珍珠出版社。在《西遊散墨》〈序〉中,桑簡流提及此書初名「英倫龜鑑」,後更名「西遊喜神譜」,最後才定為今名。遊記貫徹學者風格,融會歷史與文學,「片言隻語不乏文史資料,甚至有英人未之前聞之英史箋證」。相隔45年後,《西遊散墨》在2003年由遼寧教育出版社重新出版,陳子善編輯。除原來篇章外,收入了桑簡流1980至1985年在《明報月刊》刊登的十二篇集外文章,並加入《香妃》序和後記。
《西遊散墨》備受文人稱許,董橋先後在〈如月之恆〉和《夜望》〈自序〉中,讚賞此書「文筆典麗,學問淵博」,「寫舊聞寫新事寫得那麼自在」。也斯在論文〈五O年代香港文藝中的一種亞洲想像〉中,指桑氏遊記「通博古今,浮想連翩」,「展示了獨特而不尋常的視野」。許定銘〈一生與水結緣的桑簡流〉亦指此作「把旅遊、書話、藝術、歷史、文化共冶一爐」,「可讀性甚高」。
館藏詳情:
桑簡流《西遊散墨》(香港珍珠出版社)
桑簡流《西遊散墨》(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侶倫(1911-1988),原名李林風,又名李霖,另有筆名林風、林下風等。生於香港,為土生土長的作家及資深新聞工作者。侶倫先生從事文學創作六十年,1920年代末即參與開拓香港新文藝的行列。1929年與謝晨光等組織「島上社」,創辦文藝雜誌《鐵馬》及《島上》。羅孚形容侶倫為「香港文壇拓荒人」。
《紅茶》屬侶倫第一本書,由島上社於1935年出版,收入於1928至1934年寫成的16篇散文。全書分兩輯,上輯「殘絃小曲之什」長於抒情,下輯「紅茶篇」追記人事。扉頁印上「此書献於一個記憶中的人」,侶倫在〈前記〉自言每篇文章均「企圖抒發自己心中的鬱結」。同年出版的《紅豆》三卷三期載有〈介紹「紅茶」〉,描述此書手法輕婉,感情深厚,「文筆充滿凄鬱的情調」。
同名散文〈紅茶〉初刊於1933年出版的《小齒輪》第一期,用「紅茶」貫串了侶倫生命中的幾段友誼,包括他與島上社成員平可、謝晨光等在咖啡座中,為香港文壇「共同進行着力量所能達到的開墾的事」;首次到港的葉靈鳳、林鳳夫婦住在侶倫家中一個月,期間與他及一齋到咖啡座喝紅茶,甚至替侶倫取綽號「紅茶」的軼事。
至於《落花》在1953年由星榮出版社印行,分「落花」和「讀書撮拾」兩輯。上輯「落花」的12篇散文,基本上重新改寫自18年前出版的《紅茶》,行文更形簡練。部分散文沿用舊題,其餘改用新題,如〈紅茶〉更名為〈紅茶憶語〉;亦省去了副題,如〈靈魂的超度〉原有副題「未斷的牽縈附記」;只有〈銀夜〉為新作。下輯「讀書撮拾」則寫外國文人及文學評介。許定銘〈滿園《落花》都是情〉指,侶倫雖然曾向友人溫燦昌謙稱此書屬「不忍重讀的舊作」,《落花》卻「是侶倫『踏入文學大門的階梯』,單其歷史價值已值得一讀」。歡迎讀者借閱《紅茶》與《落花》,把兩書並讀,了解作家的創作歷程。
侶倫《紅茶》、《落花》
館藏詳情:
西西的文學創作 Literary Works of Xi Xi |
|
1. 西西〈肥土鎮灰闌記〉 《大拇指》 第223、224期合刊,1987年2月15日 Xi Xi. “Feituzhen huilanji (The Fertile Town Chalk Circle)” The Big Thumb, vol. 223 and 224, 15 February 1987 《大拇指》於1975年10月24日創刊,至1987年2月25日停刊,歷時約十二載,共出刊224期。作為同人刊物,《大拇指》的編輯由作者義務兼任,而西西則擔任藝叢版編輯。〈肥土鎭灰闌記〉在《大拇指》停刊前最後兩期出版,作品主要取效自元代雜劇《包待制智勘灰闌記》和布萊希特《高加索灰闌記》。 館藏詳情:〈肥土鎮灰闌記〉 |
|
2. 藍子(西西)〈醒喲,夢戀的騎士〉 《詩朵》第1期,1955年8月 Lanzi (Xi Xi). “Xing yo, meng lian de qishi (Wake up, the knight of dreaming love)” Shiduo (Poetry blossoms), vol. 1, August 1955 〈醒喲,夢戀的騎士〉刊於《詩朵》第1至2期,為西西早期的小說作品。西西在學生時期曾以藍子為筆名,於《星島日報.學生園地》及《香港時報.詩圃》等報章版面發表詩作。當時她與崑南、王無邪、葉維廉及蔡炎培等青年詩人結識,後來更參與眾人創辦的新詩文藝雜誌《詩朵》,此為「第一本由香港年青一代所創辦的詩刊」(羈魂語)。 館藏詳情:《詩朵》 |
|
3. 西西〈哀悼乳房〉 《八方》第12輯,1990年11月 Xi Xi. “Ai dao rufang (Mourning a breast)” Bafang (Eight directions), vol. 12, November 1990 《八方文藝叢刊》由鄭樹森及戴天提議創立,於1979年創刊,至1990年為止,共出版12輯。這叢刊除介紹文學作品,也關注電影、藝術和文藝思潮的討論。《八方》最後一輯為「西西專輯」,此期刊登了西西的〈哀悼乳房〉,由〈泳衣〉、〈醫生說話〉、〈阿堅〉、〈星期五〉和〈浴室〉五篇散文組成。西西在1989年確診乳癌,病後她以不同角度和形式書寫了多篇散文,把為人忌諱的癌病公開描畫,加入自己的體會,於1992年出版《哀悼乳房》,書籍同年獲臺灣《中國時報》開卷版選為十大好書。 |
|
4. 西西〈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 《素葉文學》第6期,1982年2月 Xi Xi. “A Girl Like Me” Xu Ye Literature, vol. 6, February 1982 〈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初刊於《素葉文學》第6期(1982年2月),臺灣《聯合報》副刊於1983年轉載,並獲得同年聯合報小說獎之聯副短篇小說推薦獎。此獎乃授予該年在該報副刊上發表短篇小說之最佳者。 館藏詳情:〈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 |
|
5. 張愛倫(西西)〈瑪利亞〉 《中國學生周報》 第672期,1965年6月4日 Ellen Cheung (Xi Xi). “Maria” The Chinese Students Weekly, vol. 672, 4 June 1965 《中國學生周報》是西西青年時期其中一個主要的發表場域,她亦曾擔任此報「詩之頁」的編輯。西西在1965年6月以筆名張愛倫,將小說〈瑪利亞〉投稿到《中周》第十四屆徵文比賽,並獲得青年組第一名,後來收錄於小說集《母魚》。值得留意的是,該次徵文比賽原由舒巷城所作的〈鯉魚門的霧〉得首名,但後來被揭發是有人剽竊投稿而被取消資格,最後改由〈瑪利亞〉奪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