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煦斌(1949-),原名吳玉英,生於香港,美國聖地牙哥州立大學生態學碩士。曾任《四季》及《大拇指》編輯、中學教師、翻譯。自1970年代開始寫作,屬於早期在作品中提及自然書寫的香港作家。曾發表詩作及拉丁美洲小說翻譯多篇。著作包括《牛》、《看牛集》、《吳煦斌小說集 : 一個暈倒在水池旁邊的印第安人》及《恍惚的、遙遠的、隨即又散了 : 吳煦斌對話展》等;譯有沙特《嘔吐》。
《牛》是吳煦斌首本短篇小說集,由素葉出版社於1980年出版。書裏共有9個短篇小說,皆以叢林與荒野為主題,包括〈石〉、〈木〉、〈山〉及〈牛〉等。在寫〈牛〉以前,吳煦斌曾在美國數州尋訪印第安人留下的洞穴壁畫,這段旅程正正啓發了〈牛〉中尋訪壁畫的描寫。小説裏奔牛圖壁畫的靈感來源,是來自幾萬年前法國及西班牙南部的史前洞穴壁畫。由於對生物學和生態學的深入研究,吳煦斌筆下的自然物生動具體、活靈活現,她的小説流露出對大自然、生物及環境的深刻關照。
在吳煦斌的小説之中,大自然常是個夢一般的境界,這種幻夢式的筆法令其作品頗富有抒情詩風味。同時,大自然擁有狂野而美麗的一面,它呼喚人類、眩惑人類,但卻並不總是一個正面的形象,有時也會帶有毀滅性的力量。例如〈石〉中對父親有着強烈吸引力的岩石,它會散發出腐朽的味道,引來各種有毒的生物,石塊紅色的粉屑侵蝕了父親的生命力,也腐蝕了他們的屋子。小説集中每一篇都體現了大自然與文明世界的抗衡,極具張力。在她的筆下,大自然不再是任人宰割的客體,反而同樣具有主體性與蓬勃的生命力。
劉以鬯在書底評論:「吳煦斌在她的小説中不僅描寫了現實世界的表面,還揭示了現實裏邊的本質。」梁秉鈞讚揚說:「吳煦斌作品不多,但文字優美、意境深遠,放在現代中文小説的傳統中自有她的特色。〔……〕她小説的魅力一向來自文字本身,讀來令人覺得作者對每個字都重視,都帶着個人感覺,是她獨特的世界觀令文字不隨流俗。」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藏有《牛》手稿的影印本,歡迎讀者查閱。
館藏詳情:
![]() |
![]() |
吳煦斌《牛》 | 吳煦斌《牛》手稿共40 葉(影印本) |
查閱手稿需知:
檔案資料只可以在特藏閱覽室使用。如有查詢,請致電特藏組 3943-8740 或電郵至 spc@lib.cuhk.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