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箋》於2012年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此書以林海媞寫給黃子明的十五封信,加上鄧文博的註釋和〈序〉、古蒼梧〈後記〉與作為歷史背景介紹的按語構成。書中所列之書信往還於1967年4月25日至1968年5月23日,當時香港正值「五月風暴」時期,故信件內容除了可見海媞對時事的回應,亦透露林、黃與鄧三人的感情關係。鄧文博〈序〉以「香港小歷史的感性記錄」形容信件,認為或可引起下一代人「對自己歷史的興趣」,甚具參考意義。

古兆申先生於2013年將《舊箋》書信手稿捐贈予中大圖書館,手稿所示日期為1967年4月29日至1968年1月16日,缺第一封信,計有21封信;收信人為「古仔」,下款署名「Heidi」(大多簡簽為「H」)。信函內容與《舊箋》所刊書信的內容相近,可視為《舊箋》書作的底稿。全書內容在虛實之間,若把手稿與書作比讀,更覺耐人尋味。

〈詩文腳印深淺路 回首從前說《舊箋》〉專訪中,古蒼梧自言「寫這部小說,是為了保存自己及同代人這段火熱的青春記憶,但更強烈的願望,是和年輕的一輩,分享自己在香港這個重要歷史階段的感受。」另外,陳潔儀在〈虛構的真實——略論古蒼梧《舊箋》古今交疊的敘述形式與後殖書寫的關係〉中,對比分析《舊箋》與古蒼梧同題散文〈舊箋〉,認為此書「在原型事件上,曾作大幅度的藝術想像,將真事隱去,轉化成具虛構性質的小說創作。」當中,林、黃、鄧三人各有不同的觀點與立場,則象徵著當時社會出現的不同價值觀與取態。

古蒼梧《舊箋》

《舊箋》第六封信手稿

館藏詳情:

《舊箋》

古兆申書信文件

古兆申所撰文章

© 2024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