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下流社會》為趙滋蕃(1924-1986)首部長篇小說,為他的成名作。《半下流社會》由張國興創辦的亞洲出版社於1953年11月出版,為該社成立初期出版的書刊。趙滋蕃於德國出生,抗戰爆發後回到中國,中學畢業後攻讀湖南大學數學系,抗戰勝利他回湖南大學任教兼攻哲學與經濟。隨着內戰爆發,趙滋蕃流落香港,曾落戶石塘嘴天台、調景嶺木屋,底層的生活經驗成為《半下流社會》的題材。小說發表後,趙滋蕃隨即加入亞洲出版社任編輯,並主編《亞洲畫報》。據戴天表示,《半下流社會》「曾經傳誦一時,出至數十版」,先於1954年4月再版,其後更多次再版,並由亞洲影業改編成電影。丁平認為「這本小說,改變了趙滋蕃的命運──他從一個拾垃圾的浪人,一變就變成了一位名小說作家」。

《半下流社會》為作者「苦熬五十八個通晚」,「終於一口氣逼成」的長篇小說,描寫了國共內戰後,五十年代初期來港的難民的現實生活,被認為是五十年代「難民文學」、「流亡文學」的「扛鼎之作」。趙滋蕃在小說中敘述了留港期間的底層經驗,張詠梅認為「《半下流社會》基本上採取寫實的手法,運用較傳統的說故事方式,借助小說人物的對話帶出作者的想法」。《半下流社會》雖帶有強烈的反共立場,卻未限制作者的社會想像。陳智德指出:「小說對香港上流社會的批判,以個人化的疏離和冷漠,批評資本主義缺乏集體理念的社會模式,小說耐人尋味的地方,是它雖然多處提出直接的反共言論,而其小說故事卻呈現社會主義式的社群理想」。

書中輯有趙滋蕃兩篇自白文章〈我對於人生的體驗〉和〈我為甚麼寫《半下流社會》?〉,前者記述了作者流落香港的底層體驗,後者則講解了《半下流社會》的寫作動機。趙滋蕃的自述展示了他的寫作信仰:「從現實生活中發掘出的題材,從同情的交感找到的藝術衝動,從血淚生涯中迸擊出來的靈感,一直融貫進了這部創作。若果文學要反映時代,推動時代;要記錄人生,豐富人生;我想:這部小說也許盡到了它部份的責任」。正如戴天在〈說說趙滋蕃〉所說,《半下流社會》既是「記實小說」,同時「洋溢着理想主義的精神」。

趙滋蕃《半下流社會》

© 2025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