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渣》(1951)最初在《新晚報》副刊「下午茶座」連載,原題為《某公館散記》,作者以筆名「本宅管事」發表,後結集成單行本才改名《人渣》,由求實出版社於1951年6月出版,由黃永玉設計的封面仍標有「某公館散記」字樣。《人渣》後來由牧浩平譯成日文並改名為《香港斜陽物語》(1953),獲《朝日新聞》好評。《人渣》為作者第一部出版的小說,也是少數以筆名洛風出版的作品。洛風原名嚴慶澍(1919-1981),於1947年南來香港,參與本地報業,在報章上以「唐人」等名出現,後以筆名「阮朗」縱橫文壇。據羅孚在〈當《新晚報》創刊時〉所說,作者早年在《新晚報》參與港聞編輯工作,並任小說專刊「天方夜談」的編輯。
《人渣》全書分成數十個小節,每節約一千字,保留了連載體小說的格局。故事以公館管家(「本宅管事」)為視角,以調侃的語調講述一位國民黨前「戰區司令兼省主席」與家人戰後南來香港的生活。《人渣》第二版中輯錄短文〈從「人渣」的日文譯本說起〉說:「這部小說是寫香港「高等難民」的生活的,洛風使用的是漫畫筆觸,叫你發笑,但會叫你沉思──思索為什麼人渣的下場必將這樣。有誇張的手法,但這些誇張都是有現實的基礎的。」
張詠梅在《邊緣與中心:論香港左翼小說中的「香港」(1950-1967)》中說:「隨著國共內戰結束,國民黨退守台灣後,大批國民黨時代的官商要員,來不及赴台或未能赴台,只能滯留在香港。當時左翼小說的「反蔣」宣傳,便集中在這批『白華』身上。洛風《人渣一一某公館散記》的主題就是批判這些流落在港『白華』的墮落與無恥」。「白華」借自「白俄」的稱法,指向國民政府退守台灣後留在大陸的遺民。陳智德提出「反反共小說」的說法:「小說呈現的是一種『公館式』的遺民,突顯其間可能的偽假、異化和敗壞,也是這小說『反反共』之所在」。他認為作者的處理「針對反共小說和反共論述的理念和套式,對既有的反共語言有另一番幽默的嘲諷」。
劉以鬯所編的《香港短篇小說選:五十年代》(1997),輯錄了《人渣》首六節。他認為作者「筆鋒銳利」,以「遊戲筆墨」書寫的《人渣》可以說是諷刺小說,「作者也顯露了諷刺的能力」。據劉以鬯在〈五十年代初期的香港文學──一九八五年四月二十七日在「香港文學研討會」上的發言〉所說,《人渣》與趙滋蕃《半下流社會》同期出版,兩部作品政治立場迴異,卻同樣「相當受人重視」。他說:「趙滋蕃的《半下流社會》,寫香港難民營中『低等難民』生活;洛風的《人渣》寫香港『富戶區』內『高等難民』生活。同樣有攻擊的目標,因為目標不同,形成強烈的對比,也間接說明了五十年代存在於香港文化界的一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