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文叢》由陳獨秀四子陳哲民(1913-2000)於1947年創辦。陳哲民原名陳鶴年,來港後改名,創立學生文叢社,地點設於香港乍非道二三○號四樓。《學生文叢》由廖一原、張問真參與編輯,並得在港文人供稿支持,包括陳君葆、鷗外鷗、胡明樹、黃谷柳、葉聖陶等,封面由陸無涯包辦,亦有黃新波、羽軍等藝術家參與。後來,就讀中學的讀者司徒華加入並組織讀者會「學叢之友」,為「學友中西舞蹈研究社」(學友社)之前身。學生文叢社最終於1948年遭香港政府查封,歷時不足一年。

《學生文叢》定位為「中小學補充讀物」,並公開徵稿,列明「舉凡學生文藝,各科學識,生活修養等類文字,一律歡迎投稿」。第一輯的題目為「讀書的季節」,出版於1947年11月1日,封面書名為「生命的步伐」,輯錄了陳君葆的〈我的中學時代的回憶〉、胡明樹〈書館三友〉、陳哲民〈從了解到欣賞〉等文章,亦有羽軍的漫畫〈救救孩子〉和〈教育家〉。集中亦刊登了七篇學生作品,分別來自德貞女中、華仁中學、聖保羅書院等,並附上力衡的修訂評語。在〈學生習作評語〉中,力衡提出了刊登準則:「不管好好壞壞,都採用一些吧!並且把修改好的過程都一齊公開出來,使大家得以互相觀摩,知道好在那裏,壞在那裏,毛病又在那裏,這比專選好稿要有益得多吧」。

1947至1948年間,《學生文叢》共出十輯,每輯皆設特定主題,分別為「讀書人」、「新生的一代」、「給初學者」、「我最愛的先生」、「先生與學生」、「播種的人」、「答同學問」、「靑年必讀書」、「談戀愛」,題目反映了編輯對青年啓蒙的思考角度。1948年八月出版的第十輯為最後一輯,以戀愛為專題,輯有廖源(廖一原)〈談戀愛〉、鷗外鷗〈戀愛有條件論〉、蘆荻〈詩經中所寫的戀愛故事〉和胡明樹〈談「日日夜夜」中的戀愛故事〉,嘗試為青少年建立正確的戀愛觀,亦從文學經典中抽取養份,滋養青少年心靈。此輯同時刊登了關於閱讀的文章,例如曾任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長的陳君葆撰寫了〈怎樣利用圖書館〉,探討治學之餘,亦提出建立「公共圖書館」之必要。黃寧嬰的〈最初的伙伴〉,則從個人經驗出發,由小學時期讀《兒童世界》、《小朋友》到漸漸接觸新文學、加入讀書會,再接觸電影、粵曲並結交文友,頗有樹立榜樣之意。

《學生文叢》第一輯封面

© 2025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