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牆》是劉以鬯於1964年出版的長篇小說,由香港海濱圖書公司出版。小說最早在《星島晚報》刊登,當時的題目為《側坐者》。劉以鬯曾在訪問中表示,這個小說講述他鄉下的一個有錢人。小說最初取名《側坐者》是因為「那時候的姨太太,吃飯不能正面坐,一定要側著身子坐,因為她不是髮妻。」後來出版商認為「這個題目沒有人會懂,印出來可能沒有人買」,於是建議他更改題目。小說最後改名《圍牆》,因為作者堅持題目要與內容彼此配合,他表示:「那時我鄉下有錢人家的牆壁很高,……外面看不到裡面,那是另一個天地,於是我把書名改作《圍牆》」,因為「一個女孩嫁入有錢人家之後便成奴隸,牆外的人不知道裡面的事,牆內的人也不知道外面的事。」
劉以鬯談及《側坐者》在報紙連載時表示:「那時我每天寫一千字,寫完便送去報館,第二天拿起《側坐者》,上面一句是之前寫的,第二天憑這一句繼續寫下去。所以絕對會有錯誤。」當時,劉以鬯每天要寫十多個連載小說,其窘逼和壓力可想而知。《圍牆》雖然並非以香港為故事背景,但卻在香港報章上連載,最後在香港結集出版,是香港文學的重要作品之一。本館所藏的《圍牆》乃盧瑋鑾教授所捐贈的珍品,內附劉以鬯親筆簽名,彌足珍貴。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
二零一零年一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