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旅(1918-1997),江蘇常熟縣人。原名邵元成,字慎之,另有筆名邵家天、孫然、牟松庭、勞悅軒等。畢業於江蘇省測量人員訓練所,又肄業於北平民國大學經濟系,投於著名史學家翦伯贊門下。1936年初嘗投稿於茅盾主編的《中國之一日》,獲取錄刊用。抗日戰爭爆發後,歷任上海《譯報》記者,桂林《力報》編輯、主筆,湖南、重慶《中央日報》戰地特派員,上海《申報》特派員等職。1950年應香港《文匯報》總主筆聶紺弩之邀來港任主筆,工餘亦參與文學創作活動,作品以歷史小說及雜文見長。
高旅在1952年於《文匯報》連載長篇小說《孔夫子與我》,至1958年由羅琅介紹給上海書局出版,更名為《困》,1962年再版。據〈高旅自傳〉,其「所知兩版印了五千冊」。在〈前記〉中,他自言小說「只是一個小縣城裏的一個家庭中的瑣事,不過總是教人感到滑稽的情節來得多;時間倒不算短,從辛亥革命一直到抗戰,就有三十年,所以就用電影上的『蒙太奇』手法,一個一個鏡頭剪接起來。」小說以第一人稱敍述,大部份的人物沒有名字,但都實有其人,是作者「同裏面的人物打了四個月交道」才寫成的。
在〈後記〉中,高旅提到《困》的創作緣起:「那時回到江南故鄉,周圍的人事,已經面目全非,許多小資本家的幻夢,早已打得粉碎,不可能再恢復,他們大多有了認識,眼看新時代就要來了。因此,我就想把從前那種幻夢寫一篇,事實上是滑稽可笑的,可是也有血有淚。」在報上連載時「原意還要寫得長,把孔夫子在老一輩中國人中間的作用,寫得進深一點」;後來因「認為『爸爸』這個人物,大致已經刻劃出來」,「而所要渲染的主題,自以為已經差不多」,便把故事結束。據羅琅〈聶紺弩簡論高旅作品——紀念高旅逝世一周年〉,聶紺弩對此作甚為推許,在致高旅的信中指出:「君之小說,似以《困》最佳,寫自己易得同感。」
館藏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