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5月創刊的《新思潮》,是崑南、王無邪和盧因三人合辦的文藝雜誌,由現代文學美術協會出版。現代文學美術協會於1958年12月12日登記成立,屬不牟利非政治性團體,由崑南、王無邪、葉維廉等人創立。協會的任務除了「推展香港文學藝術運動」、「發揚現代文學藝術的真正價值」和「與香港各文學藝術團體緊密合作,共同推動文運」外,還有「聯絡全港職業及業餘畫家及文學工作者」。而協會的最終目的,是「展開一個文化再造運動並促其實現」。

編者在〈創刊詞〉裡表示「『新思潮』的出版,比我們預定的計劃要提早很多,對於我們,這是非常值得興奮的。」又表示「《新思潮》就是我們聲音,用以喚起我們每一個同代者,警覺於我們處身的危機,及認識我們的使命。」。 作為新一代的人,編者認為「必然感到環境的鞭策,前途的徬徨,思想的空白,傳統與現代的矛盾」等文化處境,他們要「衝破這苦悶」,「抓住我們的時代」。編者認為《新思潮》的出版就是他們「意志表現的最高符號」,而《新思潮》將「毫不誇張毫不隱諱地說出我們這一代對現狀的不滿,將容納正確的健康的批評。」

據盧因憶述,《新思潮》「最初以十六開形式面世,由北角一家印刷廠承印,但銷路欠佳,似乎也不大引人注意。」第一期的〈編後語〉表達了編者的心聲:「我們願意坦白的:我們很窮,辦這刊物的經濟來源,是全賴於本協會會員之捐助,但憑藉我們的良知與信念,我們必將苦幹下去,我們很需要讀者的鼓勵與指正,更希望能與你們並肩站在一起,共負偉大而莊嚴的文化使命。」在第二期〈卷首語〉裡,編者除了感謝支持他們的朋友和讀者外,並表示「這一期的『新思潮』終於在極度困難下面世」,亦得到「一些熱誠的朋友答應按期捐助」。由於經濟條件所限,雜誌後來改版,由十六開縮小至大卅二開。

內容方面,《新思潮》刊登文藝創作、藝術評介、新書介紹、文藝消息和報導等作品。第一期發表了崑南〈建立文化真正的力量〉和王無邪〈文化再造運動的展望〉兩篇重要文章;第二期刊登了葉維廉早期的重要論文〈論現階段中國現代詩〉,廣受注意;第三期刊載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S.卡西摩度的作品和沙內沙先生的〈普魯克魯斯蒂安的床〉等。盧因曾憶述:「那時我們幹勁沖天,每期又譯又寫,約是三十來頁,刊登的文章,篇篇保持一定分量。」他認為《新思潮》的出現,可以說是「代表現代主義運動過渡期業已告終,現代主義後的新時期正踏步降臨。」

《新思潮》第二期封面

© 2024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