侶倫的《窮巷》於1952年由文苑書店出版,全書約二十萬字,屬長篇小說。《窮巷》被公認為五十年代重要的香港文學作品,據盧瑋鑾在〈侶倫早期小說初探〉中的分期,應屬侶倫後期的作品,羅琅更認為《窮巷》是作者最重要的小說。《窮巷》有多個版本,早於1952年《窮巷》初版時,就因書名容易引起左翼作品的聯想,為方便銷往星馬而易名為《都市曲》。據梅子在〈《窮巷》出版的經過〉中所說,1964年再出版第三個版本,名為《月兒彎彎照人間》,出版商更將〈序曲〉上寫的「一九四六年」改植為「一九六二年」,「使讀者覺得寫的是最近的事」。1987年,三聯書店將《窮巷》再版成合訂本,侶倫將原稿一再修改,並加上分節。

《窮巷》成書過程可謂一波三折。1948年,侶倫在《華商報》夏衍主編的副刊「熱風」開始連載《窮巷》,但只連載了五十多天,約三萬六千字,便因報館改組而腰斬。《窮巷》開始連載時,新民主出版社已計劃將之結集成單行本,並同步開展排版工作,結果因連載中止而打亂了計劃。新民主出版社本打算照樣將僅有的部份出版,當時侶倫希望將小說繼續寫下去,便婉拒了對方。當小說完成時,新民主出版社已遷回廣州了,《窮巷》的版權輾轉由初步書店到沈本瑛主持的文苑書店出版。

有別於侶倫早期的作品,《窮巷》運用了寫實主義技巧,反映香港低層社會的生活。柳蘇(羅孚)認為:「《窮巷》以前,還沒有過全面深刻寫香港社會現實的作品;谷柳的《蝦球傳》是寫了,也很深刻,但只是書中的一部分,大部分寫的是廣州。」作家對社會的關懷,還體現在語言之中。潘錦麟在論文《侶倫與香港文學》中指出,侶倫刻意將大量的廣東話詞匯融入書寫之中,如包租婆、軍佬、香煙槍、旺記、騎樓、排八字、生意經、旺夫、標尾會、外勤、鬼頭、外室、水客等,「真正反映香港以廣東人為主的都市社會面貌」。

據侶倫的自述,《窮巷》成書於他生活最困頓的階段:「這完全是因為個人生活不安定,無法一口氣寫成。大戰後整整十年,我在無可奈何中純粹是靠一支筆支持生活;而《窮巷》寫作的時間,正是我的生活最艱難的日子。」在艱難的背後,《窮巷》卻是作家最珍重的作品:「這些年來,在生活的前題下,我所出版的作品,差不多全是為適應客觀條件(市場)的需要而寫的東西;只有這部《窮巷》是不受任何條件拘束,純粹依循個人的意志寫下來的。我承認這是一部我高興寫的作品」。

《窮巷》

《都市曲》

© 2024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