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3 期


新增「講座重溫」錄像資料

香港文學資料庫「講座重溫」網頁最近新增「文學月會:香港文學的身世」講座系列(四)——「改編的身世:張愛玲、『小說家族』、『寫意空間』」的錄像資料,分別由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何杏楓教授和黃念欣教授主講,歡迎讀者瀏覽。

「香港文學的身世」講座系列是由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與香港公共圖書館於2009年9月至12月聯合舉辦的「文學月會」講座活動,合共四場,是次上載的錄像資料是本講座系列的最後一講,主力探討香港文學作品與影像改編的關係。

網址: http://hklitpub.lib.cuhk.edu.hk/topics/talk/



羅琅先生捐贈作家手跡

本館承蒙香港著名作家兼資深編輯羅琅先生慷慨惠贈,最近新增多位香港著名作家的珍貴手跡及著作手稿,不勝感銘。羅琅先生是次捐贈的藏品包括侶倫先生、高旅先生、曹聚仁先生、高貞白先生和黃蒙田先生致羅琅先生的信札手跡,以及高旅先生的小說手稿——〈困〉,這個小說最初在香港《文匯報》刊登,報上原名〈孔夫子與我〉,1958年由香港上海書局出版單行本,被譽為「近年來香港最有成就的一本作品」。除此之外,還有羅琅先生五十年代獲發的稿費通知單等珍貴資料。

高旅〈困〉小說手稿



館藏精粹:《華僑文藝》與《文藝》

1962年6月在香港創刊的《華僑文藝》,是一份每月出版的純文藝雜誌,由丁平和韋陀合辦和主編,碧原、北野和方羊擔任編委。1963年7月,《華僑文藝》改名《文藝》,繼續以月刊形式出版至第十二期,由第十三期開始,《文藝》改為雙月刊,1965年1月出版了第十四期,也是最後一期後便告停刊。

據丁平表示,《華僑文藝》改名為《文藝》是因為「華僑文藝每期印三千本,南洋方面銷去二千本,是主要的出路。一九六三年,南洋很多地方排華,認為《華僑文藝》有煽動華僑之嫌,故此,最後一期《華僑文藝》全部不准入口,退了回來。我們不能不被迫改名了。」其後,《文藝》加入了一批新作家,例如江葦、盧文敏、陳其滔、方蘆狄、張牧和馬漢等任雜誌編委。

內容方面,《華僑文藝》刊登的作品以創作為主,包括長篇連載小說、短篇小說、詩歌、散文,其中以小說佔最多篇幅。許定銘認為《華僑文藝》「是個肯給大量篇幅刊登詩作和年輕作者作品的刊物」,丁平曾告訴他:「我們每期都刊出三分一名家的作品,其餘的則撥給年輕新人,盡量給他們發表作品的機會。」《華僑文藝》的作者大多來自海外地區,例如星洲的黃崖、美國的李金髮、澳門的方羊、台灣的鄭愁予、洛夫、覃子豪等,都在此發表過作品。《華僑文藝》創刊時,主編之一的韋陀是古兆申的中文老師,古兆申曾在訪問裡談及他對這位老師和《華僑文藝》的印象:「當時我的中文老師和台灣的軍中作家很熟,老師筆名叫韋陀,他和他的朋友丁平一起搞了本雜誌叫《華僑文藝》,出來的樣子很專業」;「老師的刊物中最多是台灣軍中詩人的現代詩」,「《華僑文藝》上有很多逃難到台灣的軍中詩人的作品。」另外,許定銘也提到「由於編者與台灣藍星詩社創辦人覃子豪深交,故此藍星諸人大力供稿」,由此可見,六十年代的《華僑文藝》與台灣現代派詩人的關係十分密切。

另外,許定銘認為《華僑文藝》最值得一提的特色是每期都設有「作家動態」和「讀者.作者.編者」兩個專欄。前者主要「報道港台、東南亞各地作家們的動態」,後者「代替了一般編後話,介紹該期的文章,下期的重要作品以外,更作了三方面的聯絡站」。

《華僑文藝》封面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
二零一一年四月二十八日

© 2024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