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8 期


「抒情詩之夜」朗誦會錄像資料

1992年10月30日,香港中文大學新亞通識學部與邵逸夫堂合辦「抒情詩之夜」朗誦會,由黃維樑教授主持,余光中教授、瘂弦先生、李元洛先生朗誦自己的詩作和其他古今作品,抒發詩人的「愛情、友情、鄉土情,以至時代感觸、歷史情懷」等。

本館承蒙香港文學研究中心顧問盧瑋鑾教授惠贈「抒情詩之夜」朗誦會錄像資料,為了讓廣大讀者可以重溫朗誦會的精彩內容,本館已將上述錄像資料進行數碼化保存工作,並已上載至香港文學資料庫「講座重溫」的網頁內,歡迎讀者瀏覽。

「抒情詩之夜」朗誦會

「講座重溫」網頁

網址:http://hklitpub.lib.cuhk.edu.hk/topics/talk/



館藏精粹:《文壇》雜誌

文壇雜誌是李金髮於1941年在廣東曲江創辦的一份文藝刊物,第二期開始即交由雜誌編輯委員之一的盧森接辦主編。抗戰期間,《文壇》曾一度停刊,1945年抗戰勝利後在廣州復刊,1950年轉往香港出版,直至1974年1月第346期結束。

盧森曾在《文壇》的編後記裡提到這份刊物的創辦目的:「在當初目的只為了反侵略,為了抗戰建國;及後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發揚光大,為申張天地間的正義與自由」,故此,盧森徵稿時都會要求作品能「喚起民族意識,宣揚民主思想」,選編的作品亦「必須與文藝有密切關係」。此外,《文壇》開放園地,喜用新人作品,藉以發掘和培育新進作家。據鄭振偉的研究,《文壇》的作者基本上來自香港、澳門、台灣,少數來自海外華人地區。《文壇》的讀者亦不限於香港本地的文藝青年,當中還包括東南亞及海外其他地區例如美國、加拿大、非洲等地的華人讀者。盧森認為《文壇》「立場堅定,目標正確,一直就得到廣大的讀者支持」。

《文壇》在港復刊二十餘年,盧森認為它「雖然不趨時髦,不重浮華,不為最前進,站在時代尖端的青年男女所狂愛,但仍擁有謙謙君子,認真向文藝研鑽的文人學士所歡喜閱讀。」鄭振偉認為《文壇》在港復刊後,「的確是凝聚了一批文化人,給當時的一批知識份子有一個可以借寫作來抒懷的機會」。盧森曾表示:「我辦文壇,立志為文藝而獻身」。盧森從1941年第二期在曲江出版的《文壇》開始,到1974年1月《文壇》在港結束,人生大半時間都放在《文壇》上,許定銘認為「在香港現代文學史上,盧森的貢獻是絕不應被忽視的」。

《文壇》雜誌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 2024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