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7 期
「香港文學特藏」到訪嘉賓
「香港文學特藏」到訪嘉賓
2009年11月26日,香港作家盧因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主任樊善標教授、大學圖書館系統副館長黃潘明珠女士和新亞書院錢穆圖書館主任馬輝洪先生陪同下參觀香港文學特藏。盧因先生1973年移居加拿大溫哥華,是次乘回港之便,專程到訪香港中文大學參觀香港文學特藏,並與樊善標教授和黃潘明珠女士見面交流和惠賜贈書。
盧因先生,原名盧昭靈,另有筆名洛保羅、林紹貞、何森、張學玄、陳靈實等。1935年在香港出生。1952年開始在《星島日報.學生園地》、《華僑日報》等報章發表作品,其後在《新生晚報》、《中國學生周報》等撰寫專欄。1956年在馬博良創辦的《文藝新潮》發表首篇小說〈餘溫〉,翌年獲《文藝新潮》推薦為香港五位現代派詩人之一。1958年與友人創辦現代文學美術協會,1959年與崑南、王無邪創辦文學雜誌《新思潮》,同年應劉以鬯的邀請在《香港時報.淺水灣》發表介紹西方現代文學的文章,並首次譯成「意識流」一詞。出版著作有《溫哥華寫真》、《一指禪:文學四十自選集》等。
盧因先生移居加拿大後,八十年代與梁麗芳、胡意梅、陳麗芬等人發起成立「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歷任協會主席和理事,團結加拿大華人作家,並曾率領協會成員訪問中國;此外,他仍十分關注香港文學的創作和發展,作品散見《香港文學》、《城市文藝》、《文學世紀》、《大公報》、《文匯報》等。
「香港需要文學館」網頁
2009年7月,香港一群文學人士組成「香港文學館倡議小組」,向立法會遞交建議書,倡議在西九文化區內建立香港文學館,並在媒體展開討論,先後發表了〈「文要有學,學要有館」支持於西九文化區創設香港文學館聯署書〉、〈西九文化區「香港文學館」建設芻議〉等文件和多篇討論文章,建立「香港需要文學館」網頁,刊載有關籌建香港文學館的報導、文章、活動消息等,提供影像和聲音資源,讓市民重溫相關的電台討論節目,發表意見。「香港需要文學館」網址如下:
香港文學館倡議小組成員包括董啟章(召集人)、 葉輝、陳雲、 馬家輝、司徒薇、陳智德、潘國靈、廖偉棠和鄧小樺,小組顧問包括李歐梵、張灼祥、張珮瑤、梁秉鈞、黃子平、劉以鬯、鍾玲、顏純鈎和關夢南。
館藏精粹:楊天成《二世祖手記》
五、六十年代,香港盛行俗稱「三(四)毫子小說」的流行通俗小說,有出版社看準市場需求而專事生產此類讀物,請來不少作者為之撰稿,楊天成(1919-1969)便是其中一位以通俗小說成名的小說作家。
楊天成原名楊世英,另有筆名羅亭、陳洪、青阿哥等。1949年來港,後獲環球出版社聘用,撰寫通俗小說,成為環球出版社的重要作家,出版小說有《一后三王》、《冷戰夫妻》、《太太的情人》等,部分小說曾被改編成電影。楊天成的小說內容通俗,多有情色描寫,卻廣受大眾歡迎,尤以《二世祖手記》為甚,風行一時,甚至成為租賃書店的主要出租書目,張君默稱楊天成這類小說為「寫實黃色小說」。
《二世祖手記》最初在報章上連載,後來由羅斌在香港創辦的環球圖書雜誌出版社於1965年出版一套三十冊的單行本發售,列入「環球文藝叢書」。本館所藏的《二世祖手記》全套三十冊,是盧瑋鑾教授捐贈予本館的珍貴藏品,也是研究五、六十年代香港流行文化的重要材料。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