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期


「左右逢『源』── 淺談五十年代香港文化處境」

「中國研究」午間講座 — 盧瑋鑾(小思)教授主講

香港中文大學主要研究領域——「中國研究」與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系統將於2009年10月20日舉辦一場午間講座,由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顧問兼香港著名作家盧瑋鑾(小思)教授主講,講題為「左右逢『源』──淺談五十年代香港文化處境」。時間:中午12時30分至下午2時正。地點:香港中文大學西部綜合教學大樓一號演講廳。費用全免,歡迎讀者參加。如有查詢,歡迎致電2603-5225與本館職員聯絡。



「香港文學特藏」到訪嘉賓

2009年9月3日,香港著名作家鮑耀明先生與真鐸啟喑學校前任校長鮑瑞美女士和聖保羅男女學校小學前任校長陳幗英女士在香港文學研究中心顧問盧瑋鑾教授、中心主任樊善標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副館長黃潘明珠女士、新亞書院錢穆圖書館主任馬輝洪先生陪同下參觀香港文學特藏和善本書庫,了解本館在搜集和整理香港文學和善本古藉的工作。鮑先生首次參觀香港文學特藏,對本館致力保存香港文學的早期資料、書刊和手稿尤為讚賞,並慷慨賜贈著名作家周作人先生珍貴手稿乙份,本館謹此深表銘謝。

鮑耀明先生曾在香港、新加坡、台灣的報刊,以成仲恩、甘牛、杰、甘中等筆名譯載日本作家長篇小說。六十年代初期,經曹聚仁先生介紹認識周作人先生,並開始與周先生通信,先後出版了《周作人晚年手札一百封》、《周作人與鮑耀明通信集》等.,是研究周作人晚年生活和思想的重要資料。陳幗英女士與鮑瑞美女士分別為英華漁人協會有限公司主席和副主席,致力推動中國大陸聾童特殊教育的培訓工作,熱心社會教育及公益活動。

右起:黃潘明珠副館長、樊善標教授、鮑耀明先生、盧瑋鑾教授、陳幗英女士、鮑瑞美女士、馬輝洪先生



館藏精粹:《半下流社會》

趙滋藩的《半下流社會》是香港五十年代一部重要小說,是作者「苦熬五十八個通晚」,「終於一口氣逼成」的長篇小說。此書最初由香港亞洲出版社於1953年11月出版,1954年4月再版,其後多次再版。

1953年7月,趙滋藩為即將出版的小說寫了一篇自白文章——〈我為甚麼寫《半下流社會》?〉,清楚向讀者表白他寫這部小說的感受和目的。趙滋藩形容自己的創作過程是「差不多每一萬字,要拼掉一磅血肉」,旨在寫出「一個交織著希望和失望,糾纏著新生和滅亡的時代」。作者認為「半下流社會」是「一個貧窮與不幸的世界,一個專制而褊狹的時代的象徵的十字架」。

《半下流社會》是趙滋藩第一部出版的長篇小說,描寫五十年代初期南來難民在香港社會的悲慘生活。作者透過居住在木屋區、調景嶺等貧困地區的人民,表現他們在無依無靠的景況下與大自然搏鬥,在政治權力、人性黑暗的漩渦中掙扎求存。趙氏認為文學若要反映時代、推動時代,或要記錄人生、豐富人生,《半下流社會》也許已盡了它部分的責任。

《半下流社會》,1954年再版。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
二零零九年九月二十九日

© 2024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