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4 期
「南來文人.人文來南──嶺南文人與百年香江文教展」專題講座
「南來文人.人文來南──嶺南文人與百年香江文教展」由即日起至 2022年5月8日於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展覽廳展出,為配合是次展覽,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及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合辦專題講座,歡迎報名參與:
講題:南來文人在香港的道教行跡
日期:4月21日(週四)
時間:4:30 pm – 6:00 pm
講者:黎志添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嶺南文化研究計劃」主任)
所有講座以粵語進行
參加者將透過觀看 ZOOM 網上直播
網上報名:https://forms.gle/PU5AD9iwNVpeQ2x67
成功登記人士將收到電郵確認
查詢:3943-7393
【展覽詳情】
日期:即日至 2022年5月8日
展覽地點: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展覽廳
主辧機構: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嶺南文化研究計劃」、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贊助機構:北山堂基金、旭日慈善基金
館藏精粹:《天文臺》
《天文臺》三日刊由陳孝威於1936年11月創辦。陳孝威(1893-1974),原名增榮,字向元,福建福州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國民政府將軍,以軍事眼光獨到見稱。其創辦之《天文臺》分析國際形勢,報道國內情況,力倡抗戰。1941年,陳氏撰寫政論文章,並英譯寄予美國總統羅斯福,獲對方專函覆謝。逾二百人和唱此作,得詩三百餘首,作者包括王世昭、陳湛銓、李景康、黃天石和朱汝珍等,在《天文臺》連日刊載;後來輯成《太平洋鼓吹集》。程中山稱這場唱和是「全國詩壇的一大盛事,反映香港古典文學對社會時代的回應與貢獻」。其時《天文臺》發行逾十萬份,許世英替《若定廬隨筆》作序時,提及此報「國內軍政首腦諸公亦莫不備置案頭,藉資參攷,南洋各地報紙且競相轉載,廣為傳佈」。
1941年12月香港淪陷前夕,《天文臺》無奈停刊。戰事爆發後,陳孝威曽在內地復刊此報,1949年他再度赴港續辦《天文臺》。在1950年10月9日《天文臺》港新第一號〈致讀者〉中,編者自言「大至世界形勢演變,小至個人生活思想,除報導,評述及批判外,更願與讀者諸君作真理的探討,和詳盡的解答。」《天文臺》後來改為雙日刊,逐漸增加了香港社會民生狀況的報導,而副刊「逍遙遊」中刊載過曾克耑「攖寧廙漫錄」、曹汝霖「一生之回憶」、南宮搏「紅樓殘夢」、易君左「龍城隨筆」和朱子家等作者的專欄。
據李家園〈軍人創辦的《天文臺》〉所述,1974年陳孝威去世後,報社改聘黎晉偉任社長,以「寧為獨角獸,不作兩頭蛇」為辧報方針,並邀請任畢明、陳畸、嚴南方等人執筆;數年後由殷宏俊接辦。《天文臺》至八十年代中期停止出版。中大圖書館藏有《天文臺》於香港復刊後的期數,日期由1950年10月9日至1985年3月13日(期數不全),已上載至香港早期小報網頁,歡迎讀者查閱全文。
館藏詳情:《天文臺》
本地文訊
|
資料來源:各主辦機構網頁及相關資料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二零二二年三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