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2 期
古兆申先生辭世,享年77歲。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深表哀悼。
古兆申 (1945-2022),廣東高州荷花鄉人。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 (1967)、碩士 (1969),香港大學博士 (2001),為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榮譽講師。於香港、中國大陸和台灣報刊雜誌發表文藝創作及評論,筆名有古蒼梧、傅一石、顧耳和藍山居等。曾參與創辦並編輯《盤古》、《文美月刊》和《八方》等刊物,又曾任台北《漢聲雜誌》主編、香港《明報月刊》總編輯和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節目部學術總監。
早期文藝活動主要是中國新詩的創作和文學評論,七十年代開始研究中國電影及戲曲,近年則着力於崑曲推廣及研究。1968至1969年間,與戴天於創建實驗學院共同主持「詩作坊」,學員中不乏後來重要的香港詩人和文學作家,例如李國威、淮遠、鍾玲玲、關夢南等。著作有《銅蓮》(1980)、《一木一石》(1988)、《備忘錄》(1995)、《祖父的大宅》(2002)、《長言雅音論崑曲》(2009) 和《舊箋》(2012) 等。
古兆申先生把自己從事文藝創作和評論、文學翻譯、期刊編輯和崑劇推廣等工作所撰寫及收集的資料,包括手稿、信函、獎座、照片、漫畫和剪報資料等,捐贈予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收藏。圖書館對此再表謝忱,並願古兆申先生安息。
古兆申書信文件:https://archives.lib.cuhk.edu.hk/repositories/5/resources/258
〈自傳〉手稿,原為《古蒼梧集》而撰。 | 〈半夜月臨〉手稿 | |||
〈第一齣 春日言懷〉手稿,根據湯顯祖《紫簫記》、《紫釵記》及《集成曲譜》台本改編。 | 〈一生人至少看一次崑曲——蘇洲致力培養年輕觀眾〉手稿 | |||
古蒼梧《一木一石》 香港:三聯書店,1988年。 |
古蒼梧《祖父的大宅》 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2年。 |
盧瑋鑾、熊志琴訪談,熊志琴記錄 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年。 |
||
館藏精粹:古蒼梧《舊箋》手稿
《舊箋》於2012年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此書以林海媞寫給黃子明的十五封信,加上鄧文博的註釋和〈序〉、古蒼梧〈後記〉與作為歷史背景介紹的按語構成。書中所列之書信往還於1967年4月25日至1968年5月23日,當時香港正值「五月風暴」時期,故信件內容除了可見海媞對時事的回應,亦透露林、黃與鄧三人的感情關係。鄧文博〈序〉以「香港小歷史的感性記錄」形容信件,認為或可引起下一代人「對自己歷史的興趣」,甚具參考意義。
古兆申先生於2013年將《舊箋》書信手稿捐贈予中大圖書館,手稿所示日期為1967年4月29日至1968年1月16日,缺第一封信,計有21封信;收信人為「古仔」,下款署名「Heidi」(大多簡簽為「H」)。信函內容與《舊箋》所刊書信的內容相近,可視為《舊箋》書作的底稿。全書內容在虛實之間,若把手稿與書作比讀,更覺耐人尋味。
在〈詩文腳印深淺路 回首從前說《舊箋》〉專訪中,古蒼梧自言「寫這部小說,是為了保存自己及同代人這段火熱的青春記憶,但更強烈的願望,是和年輕的一輩,分享自己在香港這個重要歷史階段的感受。」另外,陳潔儀在〈虛構的真實——略論古蒼梧《舊箋》古今交疊的敘述形式與後殖書寫的關係〉中,對比分析《舊箋》與古蒼梧同題散文〈舊箋〉,認為此書「在原型事件上,曾作大幅度的藝術想像,將真事隱去,轉化成具虛構性質的小說創作。」當中,林、黃、鄧三人各有不同的觀點與立場,則象徵著當時社會出現的不同價值觀與取態。
古蒼梧《舊箋》 |
《舊箋》第六封信手稿 |
館藏詳情:
本地文訊
|
資料來源:各主辦機構網頁及相關資料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二零二二年二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