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6 期
到訪嘉賓
2018年3月13日,東京大學村田雄二郎教授及津田塾大學中村元哉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樊善標教授陪同下,到訪香港文學特藏。訪問期間觀看了冷戰時期香港文學刊物及香港文學檔案等館藏。村田雄二郎教授為東京大學歷史學部前學部主任,研究範疇為中國地域研究及中國近代史,曾合編《中島雄其人與「往復文信目錄」》、《辛亥時期袁世凱秘牘》、《シリーズ20世紀中国史》及《漢字圏の近代 : ことばと国家》等書。中村元哉教授為應慶大學東亞史學系教授,研究範疇為中國研究及中國近現代史,曾編著《現代中国の起源を探る》、《中国議会100年史》及《講座東アジアの知識人5――さまざまな戦後》等書。

(右二至四) 樊善標教授陪同中村元哉教授、村田雄二郎教授及眾嘉賓參觀香港文學特藏
館藏精粹:姚克《龍城故事》
姚克教授(1905-1991)為著名劇作家、翻譯家,畢生與文學、戲劇及電影結下不解之緣。他在1948年來港定居,隨後參與中英學會中文戲劇組,培育話劇人才,推動香港劇運。1960年4月,姚克應香港戒毒會邀請編撰劇本,作演劇籌款之用,以籌建石鼓洲戒毒醫院,並向公眾宣傳吸毒問題的嚴重性。姚克間日地觀察了五個月,蒐集不同吸毒者的背景和吸毒的結果,寫成劇本初稿。本館所藏《龍城故事》於1961年由香港禁毒會出版,為手抄藍印劇本,姚克贈予葉靈鳳。劇本同年更名為《陋巷》,亦由香港禁毒會出版。話劇於1962年6月2日在剛啟用的大會堂首演,《陋巷》首演劇本則由香港正文出版社出版,部分演員和劇本內容均有改動。
《龍城故事》以九龍城寨為背景,主要場景為城寨「白粉街」。姚克在〈「陋巷」瑣記〉自言,這個劇本「沒有一個可以稱為主角的人物」,「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羣戲」。而劇中人物雖有所本,「但必然是加工改做過的」。劇本的結構佈局是連綴和組合「生活的片段」,因此有相應的分幕方式作配合:「全劇共分九景,不落幕,不換佈景,全用燈光控制演區和場與場之間的過程。」這種不需落幕的手法,據姚克〈我們要「新」的戲劇〉指,「當時戲劇界都覺得新奇」。
《陋巷》在1968年4月重演,由中英、業餘、香港戲劇社等十二個劇團的成員合作演出,盛況空前。1970年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改編《陋巷》為「電視劇場」劇目,由鍾景輝編導,演員包括梁舜燕、鄭子敦、陳有后和湘漪等。1971年《陋巷》話劇再度重演。對於這個劇本,何杏楓〈姚克《陋巷》析論〉指出,「《陋巷》的寫作過程同時是一個發現的過程——一個知識份子走近群眾、重新認識自己所處身的社會的歷程。當中的審察或許帶有俯視以至嘲諷的意味,但卻於同時充滿關懷與同情。」

姚克《龍城故事》
館藏詳情:
姚克 《龍城故事》
香港中文大學金禧天庶獎學金 2017/18
「香港中文大學金禧天庶獎學金」現開始接受校內就讀全日制之本科生或研究式課程之研究生申請。獎學金設有兩位名額,金額各為港幣$10,000。申請者須呈交一篇香港文學或相關範疇之學術論文(包括研究論文或博碩士論文),並附上一篇500至800字陳述,解釋研究過程中如何應用「香港文學特藏」。論文及陳述以中英書寫皆可。
申請期由即日至2018年6月29日,結果將於2018年8月公布。下載申請表及詳情,請登入大學及學生資助處網頁。有關使用「香港文學特藏」之查詢,可致電3943 5901或寄電郵至:spc@lib.cuhk.edu.hk。詳情請見網址。

香港中文大學金禧天庶獎學金 2017/18
本地文訊
2018.4.7-8 (8:00pm開始) |
騷動之後,《盧麒之死》黃碧雲、龔志成、黃譜誠的音樂文學呈現 地點:九龍油麻地上海街404 號地下碧波押 音樂人:龔志成 演員與鍵琴寫奏人:黃譜誠 主辦:天地圖書 |
即日至 2018.4.15 (2:30pm-4:30pm) |
歲月留痕 香港情與影攝影展 地點:三聯書店灣仔文化生活薈(灣仔柯布連道1-1A號) 攝影師:何綬先生 主辦:三聯書店 |
2018.4.14 (2:30pm-4:30pm) |
2018年文學月會︰自作 • 多情 ── 失去的藝術 / 浪花點化的涯岸 – 愛荷華詩抄朗讀串講 地點: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演講廳) 講者:呂永佳博士 劉偉成先生 合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公共圖書館 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文學推廣平台 |
2018.5.19 (2:30pm-4:30pm) |
2018年文學月會︰自作 • 多情 ── 中文老師只能自「作」多情? / 人在旅途 地點: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演講廳) 講者:蒲葦先生 鄭蕾博士 合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公共圖書館 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文學推廣平台 |
2018.6.16 (2:30pm-4:30pm) |
2018年文學月會︰自作 • 多情 ── 我的文學創作與觀察 / 「莫將唐宋滯胸中」 – 談談古代詩論對我創作的啟迪 地點: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演講廳) 講者:張志豪先生 董就雄博士 合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公共圖書館 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文學推廣平台 |
2018.6.23 (2:00pm-4:00pm) |
重訪「坐忘齋」:作家姚克的香港歲月 地點:商務印書館尖沙咀圖書中心 主持:何杏楓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講者:盧偉力博士(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副教授) 報名詳情:http://www.lib.cuhk.edu.hk/tc/node/1943 查詢:3943 8740 / 3943 7305 合辦: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文化研究文學碩士課程)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
2018.6.28-7.15 (2:30pm-4:30pm) |
第十二屆香港文學節 詳情:請留意主辦單位網頁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公共圖書館 |
2018.7.7-8.11 (逢周六) (2:00am-4:00pm) |
2018年青年創作坊 :散文 地點:大會堂公共圖書館(推廣活動室) 主持:陶然先生 蔡益懷博士 講者:周蜜蜜女士 施友朋先生 梅子先生 陳曦靜女士 潘步釗博士 樊善標教授 人數:35人 截止報名日期:2018年5月23日 合辦:香港公共圖書館 世界華文作家交流協會 《香港文學》 《聲韻詩刊》 |
2018.9.15-10.20 (逢周六) (3:30am-5:30pm) |
2018年青年創作坊 :微型小說 地點:油蔴地公共圖書館(推廣活動室) 主持:秀實先生 林浩光博士 講者:徐振邦先生 殷培基先生 陳德錦博士 人數:35人 截止報名日期:2018年8月1日 合辦:香港公共圖書館 世界華文作家交流協會 《香港文學》 《聲韻詩刊》 |
資料來源:各主辦機構網頁及相關資料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二零一八年三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