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3 期


恭賀盧瑋鑾教授(小思)榮獲「終身成就獎」

盧瑋鑾教授(小思)於2016年4月21日榮獲「2015香港藝術發展獎」之「終身成就獎」。盧教授為著名作家、教育家、香港資深文學研究、文化工作者,多年來為香港文學蒐集、整理資料文獻;在過去十五年,盧瑋鑾教授持續捐贈其個人藏品予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包括超過 23,000項 書籍、期刊,以及超過38,000條香港文學及文化的原始材料,「香港文學特藏」及「香港文學檔案」遂得以成立,而部分捐贈資料亦可見於「香港文學資料庫」。對於香港文學、文化的研究和傳承,她孜孜不倦、默默付出,為香港文學研究奠下了紮實的根基。

以下節錄《香港藝術發展獎2015紀念特刊》內有關盧瑋鑾教授的三段文字:

「走進香港中文大學的『香港文學特藏』,香港作家的手稿、具歷史和文學價值的小說和雜誌,還有一整幅牆的『香港文學檔案』,是三百多位香港作家的『履歷表』,著名作家劉以鬯、西西和羅孚等人的創作軌跡,井然有序地羅列在眼前。這合共四萬份研究香港文學的原始材料,是小思珍藏的瑰寶。在退休時,她為這些視如己出的『親生子女』找到個好歸宿,使之變成『公器』,供更多人使用和研究。然而,在數萬冊的資料當中,卻沒有小思本人的手稿和著作,這位一生走在文學路上的殿堂級人物總是謙說:『我不是作家。』

雖然小思不愛別人稱她為作家或教授,但她為傳承和發展香港文學的付出,是毋庸置疑的。五十多年來,她總是懷著一股強烈的好奇心,默默在舊書堆中尋找蛛絲馬跡,並把資料分門別類,甚至結集出版,為的除了是求知求真外,還有就是讓香港文學和文化得以承傳。

『其實資料庫中除了文學資料外,還有很多有關香港文化的資料,可反映整個香港社會的步伐和發展。我常常強調,研究香港文學不一定只寫博士或碩士論文,也不是人人要去當學者做研究,就算是玩票性質亦無妨,因為玩下去你就會「中計」,好奇心會驅使你去發掘更多真相。收集這些東西不是我的專利,而是人人也可以做得到的。』」

有關盧瑋鑾教授的資料,可瀏覽 網址

左起:羅佩雲女士(劉以鬯夫人)、劉以鬯先生、盧瑋鑾教授

左起:陳少紅教授(洛楓)、盧瑋鑾教授

註:「2015香港藝術發展獎頒獎禮」電視節目將於5月7日(星期六)晚上10時30分於無綫電視台播出。



館藏精粹:盧瑋鑾《香港的憂鬱》

盧瑋鑾(1939-),筆名小思、明川,出生於香港,原籍廣東番禺。多年來整理和出版多部香港文學及文化資料結集,包括《香港文縱——內地作家南來及其文化活動》(1987)、《香港文學散步》(1991)和《香港文化眾聲道》(2014)等;亦有出版散文集,如《香港家書》(2002)、《一生承教》(2007)及《一瓦之緣》(2016)等。

《香港的憂鬱——文人筆下的香港(一九二五—一九四一)》為盧瑋鑾編選作品,由香港華風書局於1983年出版。書中收錄新詩、散文、雜文、遊記等四十八篇寫於1925至1941年的作品,其中不乏著名作家,例如聞一多、魯迅、巴金、穆時英、許地山等。

編者〈序〉指出,「香港的憂鬱」本是適夷的文題,選作書名是因為「很配合香港的遭遇和性格」。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政治、經濟等緣故,香港總是包容、接納祖國來人;「但過客畢竟心中別有所屬,對這個暫居的地方,總是恨多愛少,這種彼此相依卻不相親的關係,形成了香港的悲劇性格。」正因如此,「許多人要寫香港,總忘不了稱許她華麗的都市面貌,但同時也不忘挖她的瘡疤,這真是香港的憂鬱。」於是,每篇文章中的「香港」,面貌也不盡相同,可以是「夢之島、詩之島」、「南方的一個新文化中心」;也有人鄙其「可厭」、視之為「野孩子」。

書中編選的文章,大多刊於當年的報紙或雜誌中,因此並不常見。據〈張灼祥、盧瑋鑾對談:「香港的憂鬱」〉載,當時盧瑋鑾正研究幾十年前中國文化人來港的活動情況,「有幾百篇有關香港的作品,我要選其中一些既有代表性,又有特殊的意念,又是著名作家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不要讓別人有一種印象,以為只是一面倒的,偏見的選擇,故意利用這些作品來反映自己個人的某些意念。所以,我開始在這幾百篇作品中選擇時,首先希望把各方面均能展示在讀者面前,例如社會狀態,交通情況,生活細節,文化,教育等等。」

正如也斯在〈中國作家看香港——讀《香港的憂鬱》〉 所言,「《香港的憂鬱》值得細讀,不僅因為裏面有細讀這個城市的文字。它把許多不同角度的文字並列,還令我們去反省怎樣讀一個城市。」透過這些文字,讀者可以從不同角度去看問題,「一邊看一邊想,想的不是文字寫得好不好,而是文字代表了怎樣的看法;還有就是我們該怎樣讀它。」讀文章的同時,也是讀城市、讀歷史,「看得見看不見,說得對說得不對,全都有意思,成為歷史的一部份,值得我們回顧參考。」

《香港的憂鬱》

館藏詳情:

盧瑋鑾《香港的憂鬱——文人筆下的香港(一九二五—一九四一)》



本地文訊
即日至2016.05.06
一至五
(12:00pm-7:00pm)
星期六
(3:00pm-8:00pm)
初始的溫度——文人手稿展
地點:香港文學生活館(灣仔軒尼詩道365號富德樓一樓)
手稿作家:崑南
蔡炎培
西西
何福仁
陳滅
韓麗珠
主辦:香港文學生活館
2016.05.07
(2:30pm-4:30pm)
透視後九七香港粵語流行歌曲 ── 文化對談暨《詞場》新書發佈會
地點:商務印書館尖沙咀圖書中心
講者:梁偉詩(流行歌詞研究者、劇場評論人、文化評論人)
洛楓(詩人、文化評論人)
主辦:商務印書館
2016.05.07
(3:00pm-4:30pm)
詩歌生活節:詩與物展覽opening連開幕講座
地點:誠品香港銅鑼灣店九樓 Forum
主持:方太初
開幕講座講者:葉輝
游靜
盧勁馳
鍾國強
西草
Stefan Chui@Mr hammers
小土
Yokky Wong
主辦:聲韻詩刊
2016.05.08
下午至黃昏

2016.05.08, 11
(7:30pm-10pm ;
7:30pm-9:00pm)

2016.05.18
(7:30pm-9:30pm)

詩歌生活節:詩與手作工作坊

活動一:文學散步
地點:灣仔區

活動二:水泥手作課
地點:Art and Culture Outreach艺鵠(灣仔軒尼詩道365-367號富德樓14樓)
導師:Stefan Chui@Mr Hammers

活動三:新詩工作坊
地點:Art and Culture Outreach艺鵠(灣仔軒尼詩道365-367號富德樓14樓)
講題:城市空間詩學
導師:陳麗娟

費用:全免(需先付$500留位費,費用會於上足所有課程後退回)
詳情:電郵至swpoetry@gmail.com查詢
主辦:聲韻詩刊

2016.05.21
(2:30pm-4:30pm)
2016年文學月會︰漫談散文 ── 法思與藝心︰評議散文及鑑賞散文
地點: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演講廳)
講者:古松教授(法律與文學專家)
陳紹健先生(文物研究員、作家)
合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公共圖書館
《城市文藝》
2016.06.12
(2:00pm-4:00pm)
【香港歷史影像系列講座II】《香港地理》的奧秘 ─ 解讀香港早期的山海風物史
地點:商務印書館尖沙咀圖書中心
講者:沈思先生(歷任大學歷史系研究員、生態旅遊導師等)
主辦:商務印書館
2016.06.18
(2:30pm-4:30pm)
2016年文學月會︰漫談散文 ── 俠影與詩意︰武俠小說大師和詩人、翻譯家的散文
地點: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演講廳)
講者:孫立川博士(天地圖書有限公司總編輯、作家)
梅子先生(《城市文藝》總編輯、作家)
合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公共圖書館
《城市文藝》
2016.07.09-08.13
逢周六
(2:30pm-4:30pm)
2016年青年創作坊:散文
地點: 大會堂公共圖書館 (推廣活動室)
主持: 陶然先生
梅子先生
講者: 王良和博士
李洛霞女士
潘步釗博士
潘國靈先生
樊善標教授
陳曦靜女士
詳情:可參閱 網址
合辦:香港公共圖書館
香港小說學會
《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
《香港文學》
2016.10.15-11.19
逢周六
(2:30pm-4:30pm)
2016年青年創作坊:小說
地點: 花園街公共圖書館 (推廣活動室)
主持: 秀實先生
講者: 王昶黁女士
阿兆先生
楊興安博士
賴慶芳博士
霍森棋女士
詳情:可參閱 網址
合辦:香港公共圖書館
香港小說學會
《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
《香港文學》

資料來源:各主辦機構網頁及相關資料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
二零一六年四月三十日

© 2024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