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以鬯的《蕉風椰雨》, 1961年8月由鼎足出版社出版,南天書業公司發行,全書約五萬字,屬中篇小說。在1994年「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的發言中,作者提及他的作品可分為「娛樂自己」和「娛樂別人」兩種。許定銘認為,《蕉風椰雨》應屬於「娛樂別人」一類,即所謂的流行小說。一般認為「娛樂自己」的作品藝術價值較高,透過「再版又再版」,傳世的機會較高。至於數量驚人的「娛樂別人」作品,因為側重商業價值,即讀即棄,難以保存下來。《蕉風椰雨》就是一例。

書名的「蕉風」與「椰雨」,可謂南洋風情的象徵。1952至57年間,劉以鬯曾旅居新加坡及馬來西亞,並任職多份報章的編輯。1961年成書的《蕉風椰雨》,滲透着作家的南洋經驗。小說的故事發生在馬來亞的「山芭」,作者描述了馬來一帶的氣候、馬來人特別是馬華的風俗,還在字裏行間夾雜大量馬來方言用語,亦不厭其煩為讀者一一解說。例如「山芭」一詞是馬來人對鄉間稱呼,「暗牌」則為馬華對警探的叫法,咖啡在當地稱作「糕呸」、單車則喚作「腳車」等等。《蕉風椰雨》仿如一本風物誌,書寫了馬來亞的人文風貌。正如許定銘所說,「即使是寫流行小説,劉以鬯也經過資料蒐集才動筆,絕不馬虎」。

《蕉風椰雨》的「流行」元素,則見諸於曲折的愛情主線。花蒂瑪周旋於兩個男性角色:梁亞扁英俊而負心,屢次失信於人,難以付托終身;張乃豬相貌醜陋,經營家族的椰園生意,為女主人公的「啞嫁」對象,卻對她死心塌地。花蒂瑪心知丈夫並非真愛,相約梁亞扁私奔,將家中金飾全交亞扁作盤川,沒想到他卻狠心撇下花蒂瑪,另帶少婦出走。乃豬知悉事情後,不但完全沒有怪責花蒂瑪,反而帶她旅行療傷。期間花蒂瑪發現懷了亞扁的骨肉,情急之下跳樓自殺,雖然保住性命,卻掉了胎兒。二人回到椰園,花蒂瑪本決定與乃豬雙宿雙棲,失踪多時的亞扁卻突然出現,再次引誘花蒂瑪私奔。花蒂瑪最終沒有赴約,亞扁闖進家門,互相質問,在愛恨交纏之下,二人扭作一團,打翻了油氣燈引起大火 , 最終葬身火海。乃豬最後捨身相救,雖然為時已晚,卻在最後一刻感動了花蒂瑪,終獲摯愛。

劉以鬯的《蕉風椰雨》

© 2025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