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思,另有筆名明川,原名盧瑋鑾,香港出生,是當代著名的散文作家。1979年於香港中文大學任教現代文學及香港文學,2002年退休。曾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2009香港藝術發展獎」之「傑出藝術貢獻獎」及「2015香港藝術發展獎」之「終身成就獎」,以表彰其四十年來致力為香港文學蒐集資料和文獻,並無私分享予研究者使用,讓本地文學得以延續與發展。小思的散文著作豐碩,包括《小思文選》中《小意思》《思香 · 世代》《我思故鄉在》三冊,以及《日影行》《縴夫的腳步》《一瓦之緣》等。

散文集《小意思》記述小思回憶中印象深刻的小事物,彰顯其個人品味。由於書中所描述的許多懷舊物品難以在市面上見到,小思便一一附上圖片,將它們重現年輕讀者眼前。這些小物品流行於不同時代中,在當時並不罕見矜貴,包括玩具、用具和食物小吃等,此書將它們分類為八個章節,分別是「小玩意」、「童年珍藏」、「時代憶記」、「物中情理」、「味道之外」、「兒時滋味」、「鹹甜回憶」、「吃的境界」。

小思收集物件的習慣是與父母的熏陶有莫大關係,母親好剪報,剪存時事新聞和中醫中藥資料,父親則「信手拈來,不太專一」。小思說自己的收藏態度跟父親一樣,並不認真,在「童年珍藏」一節中她將自己收藏歷程娓娓道來:幼年時的糖紙橡皮圈、中學時的車票戲票、食肆名片、牙籤袋、各地的茶包袋等。其珍藏並非是古書古玩之類,小思對它們的珍視使我們重新體悟到價錢不等同價值。然而這些收藏總在人生旅途中不斷得到又失去,儘管失去是痛苦的,但此種「能捨」的精神鑄就了她強大的内心。

〈小酒杯〉是講述小思最喜愛的畫家豐子愷生前常用的一隻日式酒杯,由豐子愷夫人所贈,它「沒有顯赫的故事,沒有數字驚人的身價,但它卻深知一個老人二十七年來的情懷」。小思不僅詳細介紹了該酒杯的外形與圖案,更想像出其與老人相伴的歲月,虛實之筆法寫出悵然之嘆息。最後為了令此物得到歸宿,小思又將其送回了豐子愷紀念館「緣緣堂」。她認為實質的事物縱使無法永遠留存在身邊,但「相關的精神、人的思想卻可以傳播開去」,把失去的「苦楚散開」能「變成另一種力量」。可見書中的文字細膩深刻,說理見微知著。小思不以抒情為表達手段,而是以情為載體,賦予抒情小品更別樣的魅力,其真誠的語言凝聚著一種心靈的力量。

編者劉偉成認為小思的文章「篇幅短小,即便説理,都是言簡意賅,正中肯棨,最重要的是都有濃重的情意鋪墊,讀者即使對號入座,中了彈,亦會因那些情感軟墊而不致觸動其防衛意識,反之會謙恭自省。」

館藏詳情:

小思《小意思》

© 2025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