侶倫(1911-1988),原名李林風,又名李霖,另有筆名林風、林下風等。生於香港,為土生土長的作家及資深新聞工作者。侶倫從事文學創作六十年,早於1920年代末即參與開拓香港新文藝的行列,1929年與謝晨光等組織「島上社」,創辦文藝雜誌《島上》。他曾任職《南華日報》,期間與副刊作者組成「文藝茶話會」,出版《新地》周刊,推動香港文藝活動;後來轉入香港南洋影片公司任編劇、《華僑日報.文藝周刊》編輯。侶倫在1950年代創作了大量小說和散文,以1952年出版的長篇小說《窮巷》為代表作。到了1960至1980年代,仍然筆耕不輟。

《向水屋筆語》是侶倫晚年在《大公報.大公園》撰寫的同名專欄結集,現存的專欄剪報由1977年10月至1983年10月,達260篇文章。1985年他應三聯書店之邀出版《向水屋筆語》單行本,由梅子擔任責任編輯。書中除侶倫〈前記〉外,僅收入61篇,下分五輯,依次為文壇憶語、懷舊篇、逝水迴流、前言後記及書漫話。內容從早期新文學書刊、團體及活動,到緬懷文壇舊識、書評書介,以至個人生活點滴,可謂「包羅萬有」;書前和書中配有數十幅圖照,亦頗具史料價值。文集首篇〈香港新文化滋長期瑣憶〉,介紹早期文學刊物和團體,資料重要而罕見,例如指出《伴侶》為「新文壇第一燕」,受匡出版部為「香港第一個新文化出版機構」,屢獲研究者援引。

梅子〈有關侶倫的二三話題〉提到,《向水屋筆語》屬於「回憶與隨想文叢」,受每冊「規模」所限,當時只得「忍痛割愛」。至2023年3月,三聯書店重新出版《向水屋筆語》「增訂注釋版」,由張詠梅詳加注釋,許迪鏘任特約審訂,補足專欄所有文字,分成上下兩冊。小思在〈新版序〉自言,此專欄是她「獲取早期香港現代文學的朦朧面貌」的啟蒙,對其香港文學研究「影響極大」。許定銘〈新版《向水屋筆語》雜寫〉亦指此書「對我研究香港文學實在太重要了」,以至「讀破」此書。盧因〈悼侶倫〉曾如此總結:「從時間上看,侶倫本人恰好是一部活生生的香港文學史。他的名字固然佔據重要席位,《向水屋筆語》更是研究早期香港文學活動不可缺乏的參考書。」(轉引自溫燦昌〈侶倫創作年表簡編〉

館藏詳情:

侶倫《向水屋筆語》

《綠騎士之歌》由素葉出版社於1979年出版,為素葉文學叢書書目第八種;其封面由蔡浩泉設計,初版印數1000本。本書為綠騎士首部出版的單行本,收入她的詩作、散文及小說共十八篇。綠騎士於1973年負笈巴黎,1977年起定居法國,本書出版之時,她已在法國生活數載。是以書中如〈一年來—河邊〉、〈咖啡生涯〉、〈美術學院速寫〉等篇,均屬她在法國的生活雜記。

同時,書中不乏以香港為背景,以街邊和城市角落的小人物為主角的作品,例如〈街邊〉、〈榮叔買票記〉和〈陽光、陽光〉。綠騎士在1987年出版的《棉衣》〈序〉中提到,少年時困難的家境,「使我在對生命充滿好奇與喜悅的同時,感覺到世界上漫着厚重的灰塵」,深受這些小人物「不自覺的、對生命的執着與努力」感動。

其中,〈衣車〉是綠騎士回憶母親以衣車謀生,把六兄弟姊妹拉拔長大的作品。黃秀蓮在〈綠騎士〈衣車〉歲月 (中)〉,評價全文瀰漫著「剛健平和」之氣,儘管作者家道中落,作品中卻「處處洋溢著正面的想法」,沒有愁雲慘霧。〈衣車〉在1987年獲香港電台改編為《小說家族》第二集,由麥繼安導演,陳齊頌、陳美玲、李龍基主演。而杜杜在〈粗談綠騎士的〈麟不哭〉〉中,則評價綠騎士的「風格是一逕的淡雅而統一」,其短篇小說內蘊含蓄,富有張力,在平淡的故事中,憑著「細節處理和心理變化的微妙的描寫」而引人入勝。

館藏詳情:

綠騎士《綠騎士之歌》

劉以鬯小說〈陶瓷〉最初於1971年在《明報晚報》副刊上連載,1979年由香港文學研究所出版《陶瓷》,2005年收入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出版的《模型.郵票.陶瓷》,再於2023年由中華書局限量出售《陶瓷(復刻版)》。故事主人公丁士甫迷上陶瓷,由投資保值,後來上癮般四出搜購石灣陶瓷,過程賺賠不定;既提到收藏所帶來的種種樂趣,也刻劃了搜購時的各種衝突和心理活動。

《陶瓷》〈題記〉開宗明義指出小說「是一九六七年至一九七二年間的情形」,寫「人的欲望」。也斯認為,劉氏在經濟報上寫有關收藏陶瓷及其價格升降的故事,「也可算在限制下走了一條新路」。此書的責任編輯梅子在〈《陶瓷》,這鮮活有趣的話題〉中,點出「新路」是指劉以鬯兼具「娛樂自己」及「娛樂別人」的作品。梅子在《陶瓷》〈出版說明〉中,更盛稱「這樣的題材在現代中國小說領域中確屬僅見」,所用語言質實無華、結構明晰單一,「在在顯出了巨匠的心思和風範」。

劉以鬯有寫小說、砌模型、搜集郵票和收藏陶瓷四種嗜好。1965年,在他獲贈一具石灣陶瓷鐵拐李後,「使我對陶瓷(特別是「石灣公仔」)發生濃厚興趣。」(〈《模型.郵票.陶瓷》前言〉)他把興趣融入創作,在《開卷月刊》的訪問中表示,寫《陶瓷》是「將實際生活中得到的一些經驗寫在小說中」。他對陶瓷相當內行,所撰〈石灣美術陶的香港巿場〉刊於《信報財經月刊》第八期。本館藏有劉以鬯先生捐贈的陶瓷像,包括曹雪芹、杜甫、李時珍及魯迅像,《陶瓷》、曹像及魯像正於「劉以鬯文庫」中展出,觀迎讀者參觀。

劉以鬯《陶瓷》

館藏詳情:

劉以鬯《陶瓷》

《偵探世界》於1950年起由世界圖書編譯出版公司出版,督印人為朱旭華。雜誌以「啟發你的智慧,提高你的警覺,增強你的膽力,訓練你的機智」為目標(見第7期〈我們的話〉),內容包括「國際間諜內幕、世界偵探名著、科學探險實錄、犯罪獵奇秘聞」(據第3期封面)。雜誌初期的主編人為周建華、馬博良、龍驤,第8期由邵保華接替龍驤;第21期起由邵保華任主編,馬博良任編輯顧問。

吳昊在〈暗夜都市:「另類社會小說」〉中,解釋1950年代香港偵探小說興起的背景。其時香港經濟不景,有人選擇鋌而走險,導致罪案叢生;加上偵探小說此種題材由上海南下,相關小說和雜誌隨即大受歡迎。吳昊形容「個人與空間(黑暗都市)的生存鬥爭成為文藝創作的重要命題」,吸引作家執筆描繪正邪爭鬥。

在第11期〈編者語〉中,《偵探世界》編輯指出偵探小說「需要精密的佈局,妥確的伏筆,以及合乎邏輯的安排,人物的個性,對話,動作,無一不是有相關連之處」。《偵探世界》所刊小說有世界名作翻譯、連載小說,也有短篇小說。創作部分有為人所識的作者名字,包括編輯龍驤和馬博良,王樹(王植波)、喬又陵、易金也曾供稿。此外,雜誌刊登中國偵探小說作家孫了紅〈鬼手〉(俠盜魯平新案),劉以鬯亦曾撰短篇〈粉盒〉。黃仲鳴在〈劉以鬯的魔幻短篇〉中引述〈粉盒〉內容,認為故事寫得引人入勝。

《偵探世界》前期欄目頗為多樣,與讀者有較多互動。除小說外,另有「看圖破案」、「連環偵探圖案小說」、「有獎測驗」和「實事新聞」等。較特別者為第2至7期所設的「偵探信箱」,專欄由曾任職警界的李特主持,解答讀者有關盜竊、欺詐、假冒疑案、男女私情,以及偵探技術和常識等問題(第7期)。

本館所藏《偵探世界》由第2期至第30期(1950-1952),惜缺第1、4期。本館已將館藏各期上載至香港文學資料庫,讀者可於資料庫內檢索及瀏覽全文

《偵探世界》第2期 《偵探世界》第11期 《偵探世界》第18期

館藏詳情:

《偵探世界》

「七好文集」專欄始於1974年4月,由《星島日報》副刊「星辰」版主編何錦玲推出,並請柴娃娃擔任「召集人」。柴娃娃在〈揭開七好真面目〉中,提及此番因由,並解釋「七好」意指「七個女子」,也代表了七種不同的性格。除蔣芸由何錦玲邀請外,其餘作者皆應柴娃娃之邀加入。她又在〈開場白〉中指出,專欄一星期的文章由「七個人分攤」,「希望一如茶樓供應星期美點般,每天不同,鹹甜酸辣,適應多些人的口味。」

「七好」最初的成員為小思、亦舒、杜良媞、尹懷文、柴娃娃、圓圓和陸離,後因圓圓和陸離退出,秦楚與蔣芸遂加入。1977年編者何錦玲選輯專欄文集為《七好文集》,由台北遠行出版社,蔡浩泉設計封面。文集作者前後共九人,每人收錄文章15篇。何錦玲在序言〈望彩虹道道〉內,提到她在計劃專欄時,「希望透過不同個性,不同文筆風格的女孩子,表現生活的多方面。」

閻純德〈「七好」與《七好文集》〉轉引了一則評論:「有柴娃娃的醒,有杜良媞的實,有圓圓的辣,有小思的淡,有陸離的秀,有尹懷文的醇,更有亦舒的直,蔣芸是韻,秦楚是暢」,巧妙點出各人風格。她稱讚此專欄「基本都是佳作」,「可謂是香港女性散文發展的一個分水嶺」。陳進權在「香港文藝剪貼簿」網頁,則指出「七好文集」可能開創了風氣,自此以後,「以七人合寫一個專欄的現象才出現於其他報章」。

館藏「柴娃娃書信文件」「尹懷文書信文件」,其中均收藏了「七好」文友飯敍合照,可以作為作家交流、聯誼的物證,與文集並讀,相映成趣。

《七好文集》
(台北:遠景出版社,1977)
《七好新文集》
(香港:天聲出版社,1983)
合共八位作家,陣容與初集不盡相同。
(前排左起)陸離、亦舒、何錦玲
(後排左起)陳婉芬、小思、柴娃娃
(柴娃娃女士捐贈)
(前排左起)陸離、孫寶玲、陳韻文、圓圓、尹懷文
(後排左起)小思、何錦玲、李默(秦楚)、張浚華、柴娃娃、張樂樂
(尹懷文女士捐贈)

館藏詳情:《七好文集》

桑簡流(1921-?),原名水建彤,原籍四川省潼川三台。外公傅增湘是中國近代著名藏書家,使桑簡流得以從小浸淫經典古籍;1940年代就讀上海聖約翰大學,主攻歷史和國際法,並認識了劉以鬯、楊彥岐、徐訏、宋淇等學長前輩,畢業後任職駐新疆外交專員。1950年代起,桑簡流「半途逗留香港」(見〈自傳〉),不時投稿至《人人文學》和《熱風》。及後定居英國,加入英國廣播公司(BBC)工作直至退休。著有詩劇《伊帕爾罕》、歷史小說《香妃》、遊記《西遊散墨》,並有譯作《惠特曼選集》《南亞華陀》和《湖濱散記》等。

1955年3月26日,桑簡流以本名「水建彤」參加國際筆會香港中國筆會成立大會,成為創會會員。 1957年7月,他前赴英國倫敦參加國際筆會年會,會後逗留倫敦遊覽,遊記於1958年由香港珍珠出版社。在《西遊散墨》〈序〉中,桑簡流提及此書初名「英倫龜鑑」,後更名「西遊喜神譜」,最後才定為今名。遊記貫徹學者風格,融會歷史與文學,「片言隻語不乏文史資料,甚至有英人未之前聞之英史箋證」。相隔45年後,《西遊散墨》在2003年由遼寧教育出版社重新出版,陳子善編輯。除原來篇章外,收入了桑簡流1980至1985年在《明報月刊》刊登的十二篇集外文章,並加入《香妃》序和後記。

《西遊散墨》備受文人稱許,董橋先後在〈如月之恆〉和《夜望》〈自序〉中,讚賞此書「文筆典麗,學問淵博」,「寫舊聞寫新事寫得那麼自在」。也斯在論文〈五O年代香港文藝中的一種亞洲想像〉中,指桑氏遊記「通博古今,浮想連翩」,「展示了獨特而不尋常的視野」。許定銘〈一生與水結緣的桑簡流〉亦指此作「把旅遊、書話、藝術、歷史、文化共冶一爐」,「可讀性甚高」。

館藏詳情:

桑簡流《西遊散墨》(香港珍珠出版社)

桑簡流《西遊散墨》(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侶倫(1911-1988),原名李林風,又名李霖,另有筆名林風、林下風等。生於香港,為土生土長的作家及資深新聞工作者。侶倫先生從事文學創作六十年,1920年代末即參與開拓香港新文藝的行列。1929年與謝晨光等組織「島上社」,創辦文藝雜誌《鐵馬》《島上》羅孚形容侶倫為「香港文壇拓荒人」。

《紅茶》屬侶倫第一本書,由島上社於1935年出版,收入於1928至1934年寫成的16篇散文。全書分兩輯,上輯「殘絃小曲之什」長於抒情,下輯「紅茶篇」追記人事。扉頁印上「此書献於一個記憶中的人」,侶倫在〈前記〉自言每篇文章均「企圖抒發自己心中的鬱結」。同年出版的《紅豆》三卷三期載有〈介紹「紅茶」〉,描述此書手法輕婉,感情深厚,「文筆充滿凄鬱的情調」。

同名散文〈紅茶〉初刊於1933年出版的《小齒輪》第一期,用「紅茶」貫串了侶倫生命中的幾段友誼,包括他與島上社成員平可、謝晨光等在咖啡座中,為香港文壇「共同進行着力量所能達到的開墾的事」;首次到港的葉靈鳳、林鳳夫婦住在侶倫家中一個月,期間與他及一齋到咖啡座喝紅茶,甚至替侶倫取綽號「紅茶」的軼事。

至於《落花》在1953年由星榮出版社印行,分「落花」和「讀書撮拾」兩輯。上輯「落花」的12篇散文,基本上重新改寫自18年前出版的《紅茶》,行文更形簡練。部分散文沿用舊題,其餘改用新題,如〈紅茶〉更名為〈紅茶憶語〉;亦省去了副題,如〈靈魂的超度〉原有副題「未斷的牽縈附記」;只有〈銀夜〉為新作。下輯「讀書撮拾」則寫外國文人及文學評介。許定銘〈滿園《落花》都是情〉指,侶倫雖然曾向友人溫燦昌謙稱此書屬「不忍重讀的舊作」,《落花》卻「是侶倫『踏入文學大門的階梯』,單其歷史價值已值得一讀」。歡迎讀者借閱《紅茶》與《落花》,把兩書並讀,了解作家的創作歷程。

侶倫《紅茶》、《落花》

館藏詳情:

侶倫《紅茶》

侶倫《落花》

香港文學特藏展覽區 > 西西藏品展 > 西西的文學創作

 

西西的文學創作 Literary Works of Xi Xi

  1. 西西〈肥土鎮灰闌記〉
《大拇指》 第223、224期合刊,1987年2月15日
Xi Xi. “Feituzhen huilanji (The Fertile Town Chalk Circle)”
The Big Thumb, vol. 223 and 224, 15 February 1987

《大拇指》於1975年10月24日創刊,至1987年2月25日停刊,歷時約十二載,共出刊224期。作為同人刊物,《大拇指》的編輯由作者義務兼任,而西西則擔任藝叢版編輯。〈肥土鎭灰闌記〉在《大拇指》停刊前最後兩期出版,作品主要取效自元代雜劇《包待制智勘灰闌記》和布萊希特《高加索灰闌記》。

 館藏詳情:〈肥土鎮灰闌記〉

  2. 藍子(西西)〈醒喲,夢戀的騎士〉
《詩朵》第1期,1955年8月
Lanzi (Xi Xi). “Xing yo, meng lian de qishi (Wake up, the knight of dreaming love)”
Shiduo (Poetry blossoms), vol. 1, August 1955

〈醒喲,夢戀的騎士〉刊於《詩朵》第1至2期,為西西早期的小說作品。西西在學生時期曾以藍子為筆名,於《星島日報.學生園地》及《香港時報.詩圃》等報章版面發表詩作。當時她與崑南、王無邪、葉維廉及蔡炎培等青年詩人結識,後來更參與眾人創辦的新詩文藝雜誌《詩朵》,此為「第一本由香港年青一代所創辦的詩刊」(羈魂語)。

館藏詳情:《詩朵》

  3. 西西〈哀悼乳房〉
《八方》第12輯,1990年11月
Xi Xi. “Ai dao rufang (Mourning a breast)”
Bafang (Eight directions), vol. 12, November 1990

《八方文藝叢刊》由鄭樹森及戴天提議創立,於1979年創刊,至1990年為止,共出版12輯。這叢刊除介紹文學作品,也關注電影、藝術和文藝思潮的討論。《八方》最後一輯為「西西專輯」,此期刊登了西西的〈哀悼乳房〉,由〈泳衣〉、〈醫生說話〉、〈阿堅〉、〈星期五〉和〈浴室〉五篇散文組成。西西在1989年確診乳癌,病後她以不同角度和形式書寫了多篇散文,把為人忌諱的癌病公開描畫,加入自己的體會,於1992年出版《哀悼乳房》,書籍同年獲臺灣《中國時報》開卷版選為十大好書。

館藏詳情:
〈哀悼乳房〉
《八方文藝叢刊》
《哀悼乳房》

  4. 西西〈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
《素葉文學》第6期,1982年2月
Xi Xi. “A Girl Like Me”
Xu Ye Literature, vol. 6, February 1982

〈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初刊於《素葉文學》第6期(1982年2月),臺灣《聯合報》副刊於1983年轉載,並獲得同年聯合報小說獎之聯副短篇小說推薦獎。此獎乃授予該年在該報副刊上發表短篇小說之最佳者。

館藏詳情:〈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

  5. 張愛倫(西西)〈瑪利亞〉
《中國學生周報》 第672期,1965年6月4日
Ellen Cheung (Xi Xi). “Maria”
The Chinese Students Weekly, vol. 672, 4 June 1965

《中國學生周報》是西西青年時期其中一個主要的發表場域,她亦曾擔任此報「詩之頁」的編輯。西西在1965年6月以筆名張愛倫,將小說〈瑪利亞〉投稿到《中周》第十四屆徵文比賽,並獲得青年組第一名,後來收錄於小說集《母魚》。值得留意的是,該次徵文比賽原由舒巷城所作的〈鯉魚門的霧〉得首名,但後來被揭發是有人剽竊投稿而被取消資格,最後改由〈瑪利亞〉奪冠。

館藏詳情:
張愛倫〈瑪利亞〉(《中國學生周報》第672期)
張愛倫〈瑪利亞〉(《中國學生周報》第673期)

受匡出版部由孫壽康於1927年創立,「受匡」在廣州話中與「壽康」同音。侶倫〈香港新文化滋長期瑣憶.二〉稱受匡出版部為「香港第一個新文化出版機構」。孫壽康(1900-1965)原籍廣東東莞,世居香港,為穗港航運買辦。孫氏熱衷文藝,故利用職務之便,聯絡省港兩地文化界。

歐陽山(羅西)回憶,當年港穗的書局幾乎全部不印書籍,如有也不過是從上海總局印成運來香港。經廣州文學會的成員袁昶球聯繫,孫壽康決定自行開店印書。起初香港受匡書店「是在廣州市的昌興街先行掛版成立的」,後來頗受注目,「才在香港正式設立受匡書店出版部」。侶倫則提到,受匡出版部的地址其實是孫氏的住處,規模雖然簡單,但「它是實實在在地在進行出版工作的」,先後出版二十多種書籍,「全是新文藝作品和屬於新文化範疇的學術性譯著」。

因孫壽康與袁昶球較熟絡,「廣州文學會叢書」交由受匡出版部出版。廣州文學會由羅西在1926年創辦,據許定銘〈受匡的《仙宮》〉所述,文學會成員「多為廣州巿立師範及中山大學的學生倪家祥、趙慕鴻、袁昌球、馮慕韓、汪玉亭……等人」。叢書中最早出版的就是羅西詩集《墳歌》(1927),《仙宮》則是廣州文學會成員於同年出版的作品合集,內收新詩、小說及翻譯等語體文章八篇,大多以個人浪漫抒情的筆調出發,寫男女情愛、追求理想及面對世界所產生的各種心理變化。許定銘認為羅西未滿二十歲時寫的短篇小說〈仙宮〉,在心理描寫和文字方面相當出色;羅西在書中刊登了三篇作品,而廣州文學會中亦「只有他後來成了大家」。

羅西認為穗港兩地相連,遷徙移居頻繁,是以「廣東許多作家都與香港文學有過密切的關聯」。小思評價《仙宮》、《獻心》兩書「風格大胆脫俗,大似上海」,更謂「要研究港穗與滬三城文學血緣,受匡出版,是重要線索。」(詳見本通訊第85期〈小思札記.受匡出版部〉)歡迎讀者借閱受匡出版部書籍,細加探尋。

館藏詳情:

《仙宮》

受匡出版部書籍

黃天石(1898-1938),本名黃鍾傑,出生於廣東番禺。黃天石為著名報人, 據楊國雄〈傑克:擅寫言情小說的報人〉,黃天石在1917年起先後任職《新中國報》、《大光報》、《循環日報》、馬來西亞《中華晨報》等報社。三十年代中,他以筆名「傑克」發表大量言情小說,廣受歡迎;他亦辦過文藝雜誌,1921年與黃冷觀合編《雙聲》,1954年創辦《文學世界》十日刊。至1955年香港中國筆會成立,黃天石自第一屆起連任會長十年。1965年年底他在各報發表歸隱消息,後於1938年逝世。

黃天石《獻心》為散文集,由受匡出版部印行,在1928年4月1日出版,印數共3000冊,屬「石室叢書」(見謝晨光《貞彌》內頁廣告)。此書由莫冰子及星河作序,並由龍實秀作後記,黃氏自題代序〈靈光〉。散文在1925至1927年間寫成,其時黃天石先於雲南從政,後在1926年春天赴日留學,因此文章主要撰於雲南及日本兩地,內容圍繞作者思考社會與時代的問題,流露出他的「人道主義觀念」(冰子〈作者與獻心(序)〉)。

黃天石將其散文視為「將我的心靈獻給青年朋友」的信,希望把自己在生活時的遇到的「一霎靈光」與讀者分享。侶倫〈寂寞地來去的人〉評《獻心》「具有清新氣息的散文集」。陳君葆在其日記卷一(1934年2月28日)中提到讀《獻心》後,認為黃天石為人浪漫,是「以詩來寫文章」。

《獻心》正於「港文存檔」展覽中展出。林下風(侶倫)在〈香港新文化滋長期瑣憶.二〉中,提及受匡出版部的裝禎和印刷相當講究,「封面摺邊,封面飾畫富於藝術意味」。除了黃天石《獻心》外,讀者亦可欣賞其他受匡印書,包括《仙宮》《何典》《易卜生傳》《愛情何價》,歡迎公眾人士親臨圖書館展覽廳參觀。

館藏詳情:黃天石《獻心》

© 2024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