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2年度

前排左起:邱庭傑博士、李詠儀小姐、梁智仁先生、賴展堂先生、黃念欣教授、樊善標教授

2021/22年度「香港中文大學金禧天庶獎學金」得主為:
1. 李詠儀(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本科生)〈黃碧雲與李智良的寫作倫理共性研究〉

      評審意見:

    此篇為畢業論文,申請人以「寫作倫理」把黃碧雲和李志良兩位不同世代的作家連繫起來,題目具時代意義,並有相當難度。論文把二人相提並論,思考細緻,分別用了外證和內證。外證包括作者自白和訪問,內證則為作者的解讀分析。惟申請人需注意,倫理是一種關係,隨着關係雙方的不同,關係的內容(權利和義務)也有所不同,無法以一套倫理規範套用於所有對象身上,這一點本文似未有充份考慮。論文第一節曾定義何謂「寫作倫理」,惟評審建議申請人可參考更多相關論述,以加強理論支持。然而論文能善用特藏的實體和數碼材料,尤其香港文學資料庫的報刊資料。

      陳述

      得獎感言:

      畢業後,有關香港文學的問題,依然下意識到資料庫搜尋,才察覺擁有的幸福及非必然,盧瑋鑾教授的慷慨捐贈,確實是給中大的一份禮物。這個獎背後,要感激勞苦功高的各個單位:感謝中心及捐助人支持金禧天庶獎學金,一直為香港文學發展作出貢獻;感謝圖書館對資料的愛護和整理;感謝評審給予的意見及啟發。

      在畢業論文建構的過程中,想要多謝丘庭傑老師,他細心指正,給予我很多包容和信心,很慶幸得到他的教導。同時要感謝過往四年曾教導我的老師,在中文系,我看到他們對香港文學的珍愛與對研究的韌力,這些精神時常警醒我。

      得獎是莫大的鼓舞,提醒我謹記微小的價值。多謝大家。

2. 賴展堂(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研究生)〈本土及其不滿:《70年代》雙週刊的負面情感〉

      評審意見:

    論文架構充實,以情感結構來探討形式機制,找到新角度討論問題,思考層層深入,理論及文本分析部分令人欣賞。但在使用資料和結論方面仍有需要改善處,觀點或概念發揮未能讓人完全滿意。論文個人風格強烈,行文上的清晰度稍嫌不足,例如引言稍冗長,反而不及〈陳述〉中的內文提要清晰。論文最重要的資料來源(《70年代》)雖然並非來自中大圖書館,但借用了圖書館獨有的部分期數作參考,亦曾運用香港文學資料庫內的《中國學生周報》及《盤古》資料。

   陳述

      得獎感言:

      感謝中大圖書館以及捐款人頒發金禧天庶獎學金,以及背後的同事協助運作。這篇論文早前得到黃念欣老師與樊善標老師的精細指點,得以繼續改進。感謝他們的教導,尤其是黃念欣老師一直以來的包容。

      我在本科時首次獲得金禧天庶獎學金,正正是當時論文的對象邱剛健,把我帶領到現在研究的《70年代》雙週刊。能夠站在翻新過後、明亮許多的香港文學特藏再次領獎,這是我的榮幸,金禧天庶獎學金像是見證了我的一段成長(以及不長進)。我會努力完成《70年代》雙週刊的研究,再次感謝評審以及圖書館同事的付出。

2021/22年度「特別獎」得主為:

梁智仁(歷史系本科生)〈「失落的一代」——包奕明與「海外中國人」〉

      評審意見:

      論文以包奕明(包錯石)為研究對象,帶出有關國族身份的問題,甚有意義。論文扼要地講述包奕明的思想和生命變化歷程,線索清楚,背景交代有條理。論文對香港文學資料庫在文學研究以外的使用方法具演示作用,惟論文尚未充份運用資料庫,如以「包奕明」或「包錯石現象」為關鍵字檢索,還可以找到更多參考資料。全文較少分析論證和深入的討論,譬如「海外中國人」的多重意義。

      陳述

      得獎感言:

      首先感謝香港文學資料庫,提供了寶貴的研究資料;接著要感謝評審委員會,願意選取我的作品;最後要感謝我的畢業論文指導老師陸志鴻教授,因爲有他鼓勵和爲我寫推薦信,我才敢於參加金禧天庶獎的選拔。

      選取包錯石作爲論文的主題,其一是因爲他似乎是一個很少被研究的人物,所以我姑且當一回初生牛犢,嘗試重構他的人生。其二則是因爲我相信人類真正的死亡永遠不是在肉體死亡的那一刻,而是在他/她被遺忘的那一刻;與我不一樣,我相信包先生值得被記住,或應該被記住,所以我最後選擇他作爲研究對象。

      再一次感謝香港文學資料庫,正因爲有這些資料的遺存,才有不同作家、不同人的記憶留下,不僅僅是作爲研究對象,也是這些研究對象得以繼續存於世界的證明。我僅此希望更多人運用文學資料庫作研究用,資料内容能越來越繁盛。謝謝大家!

© 2024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版權所有